今天,中国梦·知青情——弘扬延安精神报告会在我校图书馆十楼报告厅举行。中共中央党校办公厅副主任魏红雁,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家发改委国家战略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才裕,我校校长崔智林、党委副书记田伏虎,原延安市人大主任张志清,画家、原鲁艺老同志李墨祖,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苏世华,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凤年,中国红色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张伟,中国红色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张欣,中国红色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杜广宇,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青年部副部长王进江,“中国梦·知青情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工作委员会委员葛元仁、聂新元,陕西中州知青帮扶基金会会长王农,上海《黑土情》杂志主编翁德坤等中央各部委和有关方面领导出席报告会,延安市各界人士和我校部分学院师生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青年部部长郝海彦主持。 崔智林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延安大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实践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延安大学是延安精神的创立者之一,更是延安精神的研究者、继承者和弘扬者。崔智林校长介绍了我校建校70多年来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以及开展延安精神研究、教育、培训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果。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我校指导和交流,并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延安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周才裕副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延安精神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和工农大众相结合,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知识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希望这次活动对于提高思想认识、凝聚青年思想有积极的作用。随后,陕西省知青文化交流促进会向报告会的主办方赠送了锦旗。 在上午的报告会上,几位近年来一直不忘第二故乡,返回自己曾经生活和劳动过的农村,再次和农民一起创业,在建设现代农业、农村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知青人物宣讲了自己的事迹。宣传这些活生生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深化改革,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提高劳动生产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的教诲,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到人民中汲取营养,立为人民服务一生的宏伟志向,对于传承延安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正能量,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在下午的报告会上,曾经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两位工作人员,原中央警卫局干部、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周福明同志和原中央警卫局一大队一中队指导员、305医院政委、毛主席的警卫员王明富同志,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了毛主席在日常工作中,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日夜辛劳一生,生活上坚持勤俭朴素,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光辉事迹,弘扬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 这次报告会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梦?知青情文化艺术系列活动》组委会和中国红色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延安知足青联谊会共同组织。活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多年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追忆毛主席一生为人民服务的高风亮节、丰功伟业和宣传重返农村第二故乡艰苦创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老知青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样生动实际的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周才裕副会长讲话
崔智林校长致辞
郝海彦部长主持
赠送锦旗
会场
记者:曹兴美 王甜甜 袁海伟 姚松涛 2014-10-14 材料来源:延安大学网站 http://www.yau.edu.cn/info/1118/17787.htm
中国梦知青情——弘扬延安精神报告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继中国梦·知青情——弘扬延安精神报告会后,10月15日晚,中国梦·知青情艺术系列活动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在我校逸夫楼第三会议室举行了中国梦·知青情——弘扬延安精神报告座谈会,委员会全体委员和我校思想政治教育2014级2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持续了2个多小时,整个座谈会气氛活跃,同学们发言踊跃。其中来自思想政治教育2014级的杨万兴同学说:“听了报告会我的感触非常深,这种感受不是应景而生,而是实实在在的发自内心。”会上,杜静静同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们这一代缺乏信仰,更不知道信仰是什么,如何才能建立坚固的信仰。”就这一问题,与会的老知青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鼓励同学们要拥有自己的信仰,有信仰便有动力。 中国梦·知青情艺术系列活动工作委员会委员葛元仁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并对同学们的讲话进行了总结。他说,信仰对大学生是必要的且必须建立起来的。同时他指出,大学生还应该增强理性认识,提高理性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就信仰这一问题,原中央警卫局一大队指导员、原解放军305医院政委、毛主席警卫王明富给了同学们三点具体的建议:一立志,二苦学,三团结。他认为,信仰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得有志向、有抱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再次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己;最后要学会团结,要有团队意识,发挥团队精神。他还通过列举毛泽东主席的事迹为大家详细的阐释了这几点。 座谈会结束后,老知青们向同学们发放了“为人民服务”明信片,并赠送了《黑土情》杂志。
![](http://img1.ph.126.net/SQ8RT81NnEN1GDvTtVSEng==/2767461971036450029.jpg)
葛元仁委员发言
王明富同志发言
![](http://img2.ph.126.net/p-AcrWS4pLyHgj3Hs-GW5Q==/1848446172159427268.jpg)
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记者:白 凯 编发:兰天峨 2014-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