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3-18 10:36 编辑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徐瑞哲 彭德倩
先考后填,24个“院校专业组”阐述高校与考生新关系——
沪上“新高考”改革试点,也有了新的填志愿方案。昨天,《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公布,最大的变化在于“高考出分后填志愿”,而且志愿表上的“格子”从10所高校“扩容”为24个院校专业组。
不分文理,“招、考”匹配
对于2017年高考,考试与招生的制度改革是前后呼应的。上海高考考试科目已从“3+1”变“3+3”——必考的“语数外”450分,“政、史、地、理、化、生”构成的“6选3”科目共210分,占高考总成绩660分的约三分之一。考试科目的选择与组合,使考生的“自选套餐”丰富多样。
“招、考”一体,不断联动,招生院校也相应地制作自己的“专业菜单”,供考生选择。2015年,根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上海市本科高校各个专业(类)就对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提出要求,并向社会公布。当时,沪上37所院校共设置了具体专业或学科大类1096个,分别明确招收什么样的科目组合,需要对应某一科、某两科或某三科。同时,有14所院校的655个专业(类)没有科目限制。
于是,水到渠成,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科目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则设置“院校专业组”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单位。新的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应运而生,彻底打破了“只招文科、只招理科、文理兼收”的简单三分法,今年考生可在24个院校专业组内分别填4个具体专业。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叶银忠介绍,应技大设置了4个“院校专业组”,其中“物化生”组包含了4个专业大类和17个专业,“物化地”组包含了1个大类和7个专业,“物化史”组包含了4个专业,“不限”组中有2个大类和9个专业。比如建筑学专业属于工科,但带有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含有历史底蕴,因此被归类在“物化史”专业组。如此一来,考生不仅可以凭借理科的优势,也可以发挥文史科目的优势考入。
梦想理想,双向选择
对考生而言,选的是梦想的高校;对高校而言,选的是理想的考生。有的放矢的双向选择性,正同时加强。
叶银忠的观点是,高校方面,设置“院校专业组”的基本依据是各个专业对考生学科知识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与过程的要求,把要求相近、共性较多的专业交叉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设置方式,模糊了传统的文理科边界,让学校能够更为综合地考察考生的学科基础,增强高校与考生相互选择的匹配度。
在市北中学校长陈军看来,突出“院校专业组”及其选择,是高校自我施加的质量“压力”。他认为,高校要拿出明确的选考科目范围和院校专业组来晒一晒,不管老校新校,也不论是否名校,都得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办出院校特色。所谓“大学非大楼,而是有大师”,有大师即有专业,有专业才可能会有大师。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则援引了杨绛的话“爱情就是我喜欢的人也正好喜欢我”,他认为这可以很好地阐述高校与考生间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得好,有利于大学培养卓越人才,也有利于学生成为卓越人才。
上游下游,关乎育人
以“院校专业组”为关键词的新方案,对招考的上游还是下游,都需要一个新的认识和适应过程,因为它关乎中学大学育人。
从上游——中学教育看,事实上,此前两三年间,各高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组公布,让学生尽早了解高校招生科目选项对专业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在高中三年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做好课程选修。
“可填志愿的数量增多,不仅是量的变化,在‘院校专业组’规则的指引下,可以预见将会给未来考生在高中阶段发展、潜力挖掘、学习模式转变等方面带来质的变化,”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指出,就这届考生来说,有人可能已经想好了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专业主导志愿”,按照“甲校+A专业”“乙校+A专业”“丙校+A专业”……的方式填报,尽最大可能增加考入某专业的几率。
从下游——大学教育看,则是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上海交大招生办常务副主任王琳媛认为,对高校来讲,一方面,设置选考科目,会使高校更深入分析各专业特质、培养理念、核心素质要求;同时,高校参照科目要求,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置个性化成长路径,打造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培养计划。
“‘院校专业组’ 清晰传递育人导向的信号,需要考生、家长和学校更重视学子个性成长,注重学生内心真正的发展需求。”陈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