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1-26 11:08 编辑
2017年01月26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文/齐世明
岁月的脚步忒急!笔者还在收拾猴年“尾大难掉”的心情,一愣神,似闻四处鸡鸣,哦,“小年儿”快到了,春节舞台的帷幕掀开了——却只奏急骤的快板,鞭炮声遽然响起,似乎在为岁月的脚步敲着“闻鸡起舞”的鼓点……
“小年儿”前后,这厢那边,真似“闻鸡起舞”,人们忒忙。每天路面上,车辆在赶,行人在赶,喇叭在催,心情在催。或在屋檐下,或在路上,或在某一空间里,各个“族类”各个“群落”忙探亲忙旅游,忙人情债、忙送礼,忙房贷、忙车贷,忙着办年货……真是恨不能将一个汗湿的肉身劈为两爿。
一年一度,中国老百姓阖家欢,也是最传统、最文化的节日来了。
怎么过?
笔者提出一个很自我的想法:“慢”度春节。
如何“慢”度?看看各地“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均高频次地提及“幸福”与“惠及百姓”,这两组语汇已经成了中国人“生活辞典”中最热的语汇。十分抽象的“幸福指数”,应该量化为各种细的指标。同理,抽象的“慢”也可以“量化”为细致的具象。
当下,现代化步履匆匆,城市化日新月异,中国人的步频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此际此情,学会放慢已经成了当代中国最新的一门“社会课题”。欢聚鸡年佳节,人们恰好可以放缓节奏,放慢脚步,感悟中华文化,感悟民俗传统中的中华智慧及其内涵。如家庭联欢会,唱也悠悠,奏也悠悠;舞也翩翩,情也翩翩……如涉猎者最广的麻将战阵,“上听”也悠然,“丢张”也悠然,“和牌”又何必如“范进中举”?
当然,最重要的是,“慢”度一个“文化鸡年”。
古往今来,最密最细的皱纹是为想念妈妈而生,再远再老的父母也要拜见。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居功至伟”。观舞龙、踩高跷、剪窗花、贴春联、贴年画……都是过年,也都是消遣,最宜徐徐观之,赏心悦目。而聆听前辈讲“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同样不外“和风细雨”,如坐春风……
最佳的“慢”度鸡年,恐怕首推“文化方式”。尤其在一年忙忙碌碌后好容易攒来的“年”及“年关”,更宜“静息”(也可称“脑休”)——在红尘滚滚的生活和疲于奔命的工作之间,在七天的“黄金时段”,让大脑真正“换换脑筋”,获得一次质量丰沛的休息。
少开电脑,手机收线,去博物馆去画廊,发思古之幽情或享受大自然的美;或去音乐厅电影院,或去公园、景区漫步,放松紧绷绷的身体,更放松不时被阴霾与积云笼罩的心态……
而最“文化”的“慢”过年,恐怕首推读书。
想想,你有多长时间没摸过一本书了?哪怕是“小人书”。
那么,趁着七天“黄金假”,朋友们,“慢慢”地读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