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38|回复: 0

连载:镇馆之宝(3--2)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3
发表于 2016-10-30 10: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壁画《客使图》全貌



❸壁画里的秘密


  在章怀太子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块墓志铭,第一块墓志铭通篇都是一般的官样文章或文学性抒情赞叹,对李贤遭贬巴州及其死因采取回避态度,只说些简单的史实。另一块墓志铭是“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字数虽少,却对李贤生平介绍极为清楚,没有回避被迁巴州的历史,直接说明李贤遭谗言被杀害,而且明确说武则天只是李家的媳妇,而不是大周皇帝,从根本上否定了武则天称帝。


  在章怀太子墓中的墙壁上,两面都有壁画,也就是所谓的双层壁画,这在我国古代的墓葬壁画中非常罕见。第一层应该是公元706年,李贤灵柩从四川巴州迁回,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时,建造相应规模的墓葬,并配置与身份相当的壁画。第二层壁画是公元711年,李贤被加封章怀太子与房妃合葬时,按照太子礼遇重新画的壁画。


  在这些珍贵的壁画中,最有名的就是《客使图》,这幅壁画高185厘米、宽247厘米,由6个人物组成。右起第一人戴皮帽,圆脸,大眼,无髭,身穿圆领灰大髦、皮裤、黄皮靴,束腰带,两手拱袖中;第二人北向半侧面,椭圆形脸,面庞丰满,鬚眉清晰,朱唇,头戴鸟羽冠,身穿大红领长白袍,衣襟镶红边,宽袖,两手拱于袖中,束白带,穿黄靴;第三人圆脸,光头,浓眉,高鼻,深目,阔嘴,身穿翻领窄袖紫色长袍,腰束带,脚蹬黑靴,双手叠置胸前;第四、第六人相对而立,第五人面向墙壁,三人均戴有纱罩的笼冠,束带,身穿长袍,其中第四人双手持笏。据考古工作者分析,右起第一人应该是来自东北地区的靺鞨国或室韦国使者;第二人可能是新罗使者;第三人争议最大,有人认为他是来自拜占庭帝国的使者,也有人认为他是突厥或昭武九姓粟特使者,还有人认为他是波斯使者;第四人至第六人为鸿胪寺里面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典客署官员。


  至于《客使图》的表现内容,第一种说法是纪念李贤监国时期接待外国来使的情景,礼宾司的官员正引导各国来使准备从东西两侧进入太子殿;第二种说法是中宗皇帝为雍王迁葬时,各国来使吊唁时的接待场景;第三种说法是睿宗皇帝追封李贤为章怀太子并将房妃遗骨迁来与李贤合葬时,举行了盛大的“发哀临吊”仪式,画面描绘的是负责朝祭礼仪赞导的唐代鸿胪寺官员接待祭奠李贤的外国使臣的情形。《客使图》是章怀太子墓出土50余幅壁画其中之一,人们既可以把它作为单个作品欣赏,也可以与其他画面构成连续性场景,构成隆重的外交仪轨、雄壮的军事行动、浩浩荡荡的出行、威风凛凛的仪卫等宏大的重要事件,或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类人物,乃至建筑、动植物等。


  作为武则天的儿子,李贤似乎一出生便注定面临政治斗争的残酷考验、遭遇骨肉情与权力的矛盾与对立,一当上太子便把自己放在斗争的旋涡中,他纵有治国方略,但仍是武则天亲生四子中唯一没有品尝顶峰权力、获得帝号的太子,就连墓葬规格也比侄子辈小许多。恰恰是武则天与李贤这一段超越母子亲情的君臣关系以武则天消灭李贤而告终,唐朝进入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唐太宗贞观之治和高宗永徽之治的辉煌,创造了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客使图》与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其他同墓出土壁画、陶俑、陶瓷器皿等一起,成为李贤多舛命运静默的注解,并把这位至今让人唏嘘不已的太子化作永恒。更为重要的是,《客使图》反映了唐代政治军事经济的高度发达所带来的更加突出的文化软实力及文化自信,人们看到的这些唐朝官员从容不迫、器宇轩昂,充分代表大国风范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以史为鉴,这些文物珍宝带给人们的是唐代辉煌时期大国的自信与胸怀,是积极向上的强烈情感和参与其中的激情。希望人们在品鉴这幅国宝文物时,能够回味本真历史的滋味,将激励变成行动的力量,薪火相传,再续大唐盛世之辉煌。


(摘自《中国电视报》)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4-8 02:57 , Processed in 0.0302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