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名家沙龙“摩登茅盾”上,与会嘉宾讨论茅盾早期文学作品。本报记者 海沙尔 摄
本报讯(记者 王娜)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解放日报为读者带来了“深度”的文学体验,“文学少年‘茅盾之旅’”、“茅盾的会客厅”、“摩登茅盾”等三场活动从不同侧面立体展现了大师茅盾的人生及创作,这三场活动也是解放日报“大师在上海——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
“文学少年‘茅盾之旅’”由解放日报社与学林出版社合办,30名“学林杯”新创意写作大赛的获奖学生代表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解放日报社,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贴近大地的灵魂——茅盾纪念图片文献展”,他们需要从展览中获取相关信息,来完成一份特制的茅盾地图答卷。很多学生之前并不熟悉茅盾,更不用说名为“沈雁冰”的青年茅盾,但整个过程却让他们感受到很大的乐趣。
由茅盾先生的内侄女、知名作家孔海珠女士带来的“茅盾的会客厅”讲座,则从她家人及她自己与茅盾的交往展开,“解放后姑父(茅盾)做到那么高的职务,但是他和姑姑一直都是很节俭的,写过的稿纸他都会把没有字的部分裁好,留待下次使用”。现场展出的茅盾手写便条、台历纸等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21日下午的讲座“摩登茅盾”上,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建华和曾经改编过茅盾《蚀》的青年导演郑大圣,在同济大学副教授张屏瑾的主持下,围绕茅盾图片文献展和茅盾早期文学作品中的“现代性”展开讨论。
陈思和表示,茅盾的创作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摩登进化史是同步的,比如茅盾喜欢用身体隐喻,如果读出这一层,可以帮助解读茅盾很多早期的小说,他早年受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影响很大,能够从自己感性的认识出发进行创作,所以他写革命,不会把革命写得很枯燥,很概念。
郑大圣介绍了改编《蚀》的经验,他的理解和陈建华不谋而合,即认识到茅盾革命跟都市之间的矛盾,使读者对于茅盾的作品里面本身的欲望和革命、都市之间的关系有新的认识。
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系列活动为解放日报社人文活动品牌之一“大师在上海”的首个活动。“大师在上海”旨在通过展览、讲座、沙龙、研讨会、电影放映等形式,展现20世纪大师级人物与上海的交集,探寻上海这座城市在孕育大师方面的传统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