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3/21:39 腾讯网 环球调查局
这个世界,历来不缺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一步会如何发展。
毫无疑问,眼前这场举世瞩目的俄乌冲突,不论是突然爆发,还是持续至今,都大大出乎了外界的预料。
其中,拜登便于11日坦言,在俄乌冲突真正爆发前,泽连斯基政府一度“不想听”美国发出的预警。拜登此番表态背后,不外乎2个用意:
一是凸显美国“料事如神”的形象,彰显自身情报、预测能力的过人之处;
二是进一步暗示泽连斯基政府——应该多听美国的,否则这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情况还将发生。
当然,这也再次表明了美国坚持、继续干预俄乌局势,加剧地区局势紧张,而后趁乱谋利的自私嘴脸,以及俄乌冲突短期内难以停火,且实现停火“绕不开美国”的事实。
正是在此背景下,6月12日,俄乌战争进入第109天之际,紧张局势再度迎来了3个新变数,令外界大为意外。
变数一,“美式双标”再次上演,美国一边呼吁盟友制裁俄罗斯,另一边却悄悄使用“卢布结算”。
12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罗戈津表示,美国已使用卢布支付美宇航员马克乘坐俄“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费用,并且是全额付款,尽管这一款项比原定支付时间迟了一个多月。
要注意,自俄乌冲突发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发起超过一万条制裁后,俄罗斯推出“卢布结算令”作为反击,即:被俄列为“不友好国家”名单的国家,在购买俄天然气时必须使用卢布。随后,俄政府又表示不排除将该模式推广到其他领域的可能。
很显然,作为俄罗斯头号对手的美国,不仅被列上了“不友好国家”名单,还在多个领域遭到了俄方的“反制裁”。
如今,从美国使用卢布,全额支付己方飞行员费用来看,俄罗斯显然已扳回一局,美国的反应也充分体现了何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不过,在这件事中,还有3个细节不容忽视。
1,作为号召西方制裁俄罗斯的“带头人”,美国并没有直接使用“卢布结算”,而是通过一家名为美国公理航天公司,作为中间人,向俄支付费用,并非美航天局直接付款。
因此,美国即便悄悄使用了“卢布结算”,也能以“商业行为”的说辞搪塞盟友。至于英法德日韩等国究竟信不信,目前谁也不知道。
当然,也不排除美国悄悄使用卢布结算之后,一连串美盟友纷纷效仿的可能。毕竟,当大哥的都这副做派了,下面几个小兄弟有样学样,也并不让人意外。
2,就在美国使用卢布支付后,俄总理米舒斯京下令,允许俄国家航天集团关系与美国航空局就“两国载人飞船交叉飞行协议”进行谈判。
据悉,该协议签署后,美俄宇航员将可以混合乘坐双方飞船进行航天飞行,有利于双方宇航员相互学习对方飞船操作、国际空间站内美俄舱的操作系统。
简单来说,这是一项允许美俄航天员积极沟通,拥有“同事关系”的协议。
这表明,美俄两国进行激烈博弈之下,也不乏合作与沟通。当然,也鉴于当前美俄间的紧张关系,合作都是有前提的。例如,这次美国使用卢布支付费用,就是开启美俄航空合作的重要前提之一。
3,“卢布结算令”将不再遥不可及,在美国悄悄使用卢布结算之前,印度、匈牙利、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已在俄银行开设了卢布账户,用来购买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亦或是与俄进行其他商品交易。
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都有着极强的存在感,美西方国家是很难“孤立”俄这样一个大国的,若一意孤行,势必会遭到反噬,并付出巨大代价。
如今,不论是美国悄悄使用卢布结算,还是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加入“卢布结算令”,都在预示着西方对俄实施的经济封锁正在失败。
总之,制裁是一把“双刃剑”,伤人的同时也更伤己。接下来,美国究竟还会有多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情况,谁也说不准,一切还是拭目以待吧。
然而,正当美俄两国开展紧张关系下的合作之际,乌克兰也在酝酿着大反攻。
变数二,乌克兰制定新法律,悄悄为夺回克里米亚做准备。
12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证实,泽连斯基已签署法律,将允许领土防卫部队被部署到战区执行任务,而不再仅限于辖区。
乍一看,乌克兰这回敲定的新法,主要是为乌克兰各地区部队调动“开绿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允许大量乌军离开辖区,向目前战斗最激烈的乌东地区调动。但实际上,情况或许远没有这么简单。
一来,根据该法律,乌克兰部队可以被部署到一切被基辅认定为“战区”的地方,而这个“战区”,很可能不再仅限于乌克兰境内,可能是基辅一直心心念念要夺回的克里米亚,也可能是俄罗斯一再警告“不得攻击俄本土”的俄境内目标。
二来,对于俄乌冲突走向,基辅方面也是有规划的,即此前公布的——6月陆续接收西方武器,7月实现熟练使用,8月向俄军发起大反攻,并预计年底出现有利于乌方的局势转变。
其中,在向俄军发起反攻期间,乌克兰将不仅致力于重新夺回乌东、乌南地区的控制权,还将南下一举夺回克里米亚。
用泽连斯基的话来说,乌克兰的目标始终未变,那就是收回所有领土。
三来,乌克兰这次是用“行动”坚定自己的决心。毕竟,乌克兰修订新法可不只是泽连斯基一人就能决定的,它需要经过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的认可。
并且,该法律通过后,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将很快制定出具体方案,调动乌军部队驰援顿巴斯。
毕竟,相比颇为遥远的“收回克里米亚”,如何守住乌东地区,才是乌克兰的当务之急。因此,随着泽连斯基签署新法律,俄乌战局或将变得更加激烈且紧张。
然而,比较巧合的是,泽连斯基签署法律当天,普京也签了一份“影响深远”的法律。
12日,普京签署法律,规定俄罗斯在3月15日之后,将不再执行欧洲人权法院判决的法律,而欧洲人权法院的的决定也将不再是俄罗斯法院考虑做出决定的基础。
直白点说,俄与欧洲人权法院将真正实现“一刀两断”。
至于为什么是3月15日,因为俄罗斯是在这天正式决定,退出欧洲委员会和欧洲人权公约。因此,欧洲人权法院在这天之后的所有判决和法律,俄方都不会认可。
很显然,这既是俄罗斯再次“退群”的体现,也是俄与西方进一步实现“脱钩”的象征,同时还是双方关系再度恶化的体现。
要知道,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俄罗斯已经退出了包括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在内的诸多国际组织,并且普京还曾下令,让俄国家杜马研究退出世贸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的可能性。
这不禁让人担忧,随着俄罗斯退的群逐渐增多,与西方的沟通渠道不断减少,那么双方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是否会继续上升?
总之,不论制裁还是对抗,都是“双刃剑”,除了加剧局势紧张之外,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最终受苦受难的只会是平民。还是希望各方保持理智与克制,早日平息战火、恢复和平吧。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