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8日,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 席纪念堂的决定》。
1976年11月24日,首都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指导员和其他各界代表、以及参加设计、施工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指导员共八千人参加了毛主 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华国锋在奠基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亲自为纪念堂基石培土。当年参加纪念堂工程的建设者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 席无限敬仰、怀念、哀悼的心情,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独具民族风采的宏伟建筑。
纪念堂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
1976年11月24日,首都工农兵和其他各界代表为毛主席纪念堂基石培土。
1976年11月24日,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汪东兴、吴德、陈永贵、吴桂贤为毛主席纪念堂基石培土。这项工程所需材料设备来自全国四面八方,有大兴安岭采伐的优质木材、珠穆朗玛峰采取的岩石标本,有延安乡亲送来的青松、四川人民精选的枣红色花岗石,有海外赤子敬献的台湾大理石、山东泰安运来的青花岗石,还有施工过程中,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自愿到工地参加劳动。
1976年11月,毛主席纪念堂破土开工建设。主体建筑北门前有东、西两组泥塑,以中国革命史诗为内容。东组表现的是新民主主义时期,西组表现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体建筑南门是以继承毛主席遗志、各族人民显示出无比信心为内容的两组泥塑。四组泥塑共有62个人物(高35米),由来自全国18个省市100多名雕塑家完成。全部塑像用泥200多吨,历时5个月。南门外30面红旗,代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陕西、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的设计人员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干部齐聚一堂,在认真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方案。
纪念堂建设工地上,建筑工人与工程设计组互相研讨。
纪念堂建设工地,组织学习最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纪念堂建设工地,组织学习最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在建筑工地上,工人正在讲学习感想。
毛主席纪念堂建筑工程于1977年3月提前完成。纪念堂是主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台基:高4米,边长105.5米。台基上有大方柱44根,断面1.5米,高17.5米。台基四周是用来自大渡河畔的枣红色花岗石彻起。上面汉白玉栏板上,雕刻着象征江山永存的万年青。1976年11月24日奠基典礼时所埋的基石就在此台基下。基石周围砌进了来自珠穆朗玛峰的石头和浇灌了台湾海峡的水。
装修工人精心装修华国锋亲笔书写的毛主席纪念堂匾额。
雕塑家细心塑制毛主席坐像,为雕刻毛主席汉白玉坐像做准备。
玻璃工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精心为毛主席遗体作水晶棺。水晶棺距地面80公分,围以万紫千红的山花,簇拥着由黑色花岗石砌成的梯型棺座,四周嵌着党徽、国徽和军徽。瞻仰厅之南为南大厅,汉白玉石墙上镌有毛主席的《满江红》词。三个大厅的东西两侧是休息厅和老革命家纪念室。
广东省石湾镇的陶瓷工人为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制作大型陶瓷浮雕花板。
灯具厂工人为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精制灯具。
彩画工人描绘顶棚彩画。
纪念堂建设者在镶嵌花岗岩基座。
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建设。
建筑工人安装灯具。
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的代表到毛主席纪念堂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少先队员到毛主席纪念堂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1977年9月9日,纪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及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隆重举行。 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在临近201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4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忆毛主席纪念堂的建造过程,共同怀念开国领袖,怀念那火红的年代!
来源: 毛主席纪念堂:难得一见的建造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