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涌动在“可爱里”的深情感动着所有居民,也鼓舞着大家齐心协力投入抗疫一线 ■记者 王宛艺
“奶奶您照顾好自己,多保重!”
“你也要好好读书,好好吃饭长身体。”
81岁的上海阿婆蔡美英与12岁的江苏小姑娘秦春岚,隔着视频电话聊得热络。一老一小都盼着重逢:“等疫情结束,放假来奶奶家住几天。你和奶奶睡,让爷爷睡沙发。”上海阿婆这话逗得小岚乐不可支。
近日,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名单公布,蔡美英阿婆家是黄浦区唯一上榜家庭。蔡阿婆所住的豫园街道四新居民区,地处上海老城厢,这一带有一条别致的弄堂,名为“可爱里”。这里人户分离比例高达55%,原住居民中老龄化程度近70%。老人多、租客多,生活空间逼仄,不同群体间有着迥异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挤挤挨挨的空间里,一段细水长流的邻里情被传为佳话——蔡阿婆看到外来随迁子女小岚常一个人“关”在家,便与老伴主动照顾起小岚饮食起居,这一管就是五年,分文不收,直至去年7月孩子回老家上初中。
这段涌动在“可爱里”的深情,也感动着所有居民,鼓舞着大家齐心协力守护好这方家园。此轮疫情以来,社区里不少租住于此的外来务工者也纷纷主动站出来,“把大家的事儿,当自家的事儿来做”。他们成了那些年长的楼组长、老党员的得力助手,“邻居阿婆都能对旁人小孩这么好,老城厢邻里间就应该是‘一大家子’”。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个防疫先天条件较差的老小区,已连续10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
“我会努力念书,大学考来上海陪你们”
小岚走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早上起床,蔡阿婆仍会不自觉地在家门口挂上风铃。风一吹,叮当作响。这曾是她与小岚互报平安的“秘密暗号”:风铃一响就知道,孩子出门上学了,又或放学回家了。
本轮疫情以来,曾经的风铃声换成了手机铃声。尽管身处异地,但为了宽慰老人,小岚的视频电话打得更频繁了。她每天都盯着问蔡阿婆家物资够不够,也委托里弄里其他相识的邻居给阿婆家“搭把手”;同时她也汇报自己境况,说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让阿婆阿公宽心,“我会努力念书,大学考来上海陪你们”。
蔡美英,打小在“七十二家房客”的老洋房里长大,随后又搬来了老城厢,典型上海阿婆——热心肠,又细腻,没聊几句自己先笑了。自家孩子早就长大,她和老伴整天抱个收音机解闷。那是2017年,小岚一家搬来“贴隔壁”,其父母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常留孩子一人在家。蔡美英老两口放心不下,主动“承揽”起孩子的生活起居。放学后,孩子常常摇摇风铃,就去阿婆家吃饭,阿公冯鹤进则给小岚辅导算术题,“一家子”其乐融融。这个故事一经传开,原本“勺子碰锅沿儿”小摩擦不断的住户之间,关系有了微妙变化。居民区开出了“情聚可爱里”项目,更多居民参与进来,为外来务工者子女免费开设放学后“小课堂”。
去年暑假小岚整理行囊回老家继续学业。临走时,小姑娘哭着紧紧抱住蔡阿婆不肯松手。蔡美英强忍眼泪,送她一块自己戴了好久的手表:“你做作业就戴着这手表,提醒你把握时间、珍惜光阴。”
“要让‘可爱里’像模像样,名副其实”
这段邻里情的溢出效应,或许超出了很多人想象。
此轮疫情以来,很多租住于此的外来务工者纷纷主动站出来,当起了志愿者,帮忙分发物资、代为买菜配药、组织核酸检测、参与社区消杀等等。居民们也非常配合防疫各项工作,“要让出了名的‘可爱里’,像模像样,名副其实”。
社区干部们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当志愿者的,竟是平日里“忙得见不到人影”的社区居民周振龙。“之前我工作忙,我的孩子周佳轩也受过邻里照顾,上海阿婆阿公们、街坊们为我分忧。现在该轮到我来回报大家了。”最忙的时候,他一个人承包了整个小区25个楼栋的快递分发配送,每天从早晨7点干到深夜11点。
老城厢的消杀工作也很吃劲。很快,近10位平均年龄30至45岁的志愿者主动请缨,减轻社区内上了年纪的社区干部们肩上的担子。他们还因地制宜群策群力,提出分小组承包楼栋,避免因交叉串楼而增加感染风险。
“小老板”陶刚是租住在社区的老房客,守着一间门面房开了一家小超市,维持着全家人的生计。小区连续封控多日,他拿出自己超市库存货物,给居民应急,接着又联系了供货渠道配送物资到小区。他也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晚上帮助居委会转运阳性病例和密接人员,无论多晚始终二话不说坚守在岗位上。
此次陶刚还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小平表达了“想入党”的心愿:“老城厢浓得化不开的邻里情,给了我温暖和力量,特殊时期,我们要挺身而出,守好自家人!”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