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0年多方寻找,一位贵州籍老人终于和自己的女儿重新在上海团聚。欢笑与泪水背后,是3任社区民警从一起近乎“零线索”的报案中,通过未曾间断的努力,一点一点梳理信息,连接线索,最终帮助亲人重聚。
时间回溯到2007年9月6日。当天,陈某到浦东公安分局周浦派出所报案,称9月3日自己的远亲妹妹从周南村一鞋厂宿舍出走,一直未归,家属一直联系不上。
这份几乎没有线索的不完整的接报材料到了时任社区民警唐卫东手中。报案人陈某与熊某系远亲,除了知道对方姓熊,其余信息一概不知。老唐曾多次尝试与熊某的家属联系,但当地通讯滞后,多方寻找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老唐只得一边继续调阅监控录像寻找线索,一边向熊某户籍地公安机关发函请求协助。
2008年6月的一天,老唐终于听到一则消息:一名熊姓老人曾到过周南村鞋厂找女儿。闻讯老唐立即赶去现场,老人却已经离开。这次擦肩而过,让老唐总有些遗憾。
老人为寻找女儿自制的广告。殊不知上海警方也在找他们。
2012年,民警王国强接任唐卫东的管辖区。这一条被老唐更新、备注多次的失踪人员信息也交到了老王的手上。他重新将这些线索逐一梳理,加上再次寻访,终于逐渐拼凑出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信息——失踪人员熊某某,女、1984年出生,贵州籍,聋哑人。其父母目前在广东某地打工,但没有联系方式。
王国强继续关注着事件的进展。2014年11月,王国强从熊某户籍地公安机关获知,熊某的父亲曾经回过老家,这说明其父母健在,也得知老人寻亲7年一直没有放弃,这更加坚定了民警帮助寻找失踪人员的决心。
就这样1年又过去了,年轻民警王佳荣成了该辖区的第三任社区警长。2016年6月,王佳荣在一次失踪人员信息核对时,接到贵州省夹石镇派出所的来电,称熊某的父亲回到老家,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
王佳荣立即拨打电话,终于联系上这名关注已久却始终没能联系上的熊父。通过电话,王佳荣得知了相对详细的情况:熊父育有三女,但两人已故,只留下小女儿熊某,她是一名聋哑人。老夫妇两常年在广东地区打工,小女儿失踪后多方寻找未果,但始终没有放弃。
老人找到了,但他们的女儿熊某呢?当地公安机关采集了两位老人的DNA血样,寄到上海进行比对。很快,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在信息库中找到与血样匹配的持有者,系一名31岁左右的聋哑女子,当时正在江苏省一救助站内。
王佳荣意识到很可能该女子就是大家寻觅已久的熊某,立即联系该救助站,与工作人员确认信息,并拍摄了女子的近照传至贵州公安机关核对,确认女子正是熊父失散十年的女儿熊某。
近日,这对失散十年的父女,终于在离家千里之外的上海重聚。这一起父女双方皆未报案的离奇事件,却在三任民警不懈努力下画下圆满句点。
在民警不懈努力下,失散10年的一家三口终于在离家千里之外的上海团圆,泪洒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