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 08:31:41 作者:傅文婧 来源:东方网 选稿:华迎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22日报道:“1928年,井冈山上的小井医院医药短缺,红军战士只能用盐水、石灰水消毒伤口。1939年,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大夫在为八路军做手术时因为缺乏抗生素导致伤口感染,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这些经历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只有建设强大的医药卫生事业,才能切实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积极开展青霉素研发,中国的抗生素制造行业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白求恩大夫
5月21日,一堂题为“为人民生命健康:党领导下的中国抗生素研究”的党课拉开了华东理工大学“梅雅博论”之党史百年百课系列巡讲的序幕。接下来,全校将有100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结合自己的专业,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100个党史故事。
党课现场
作为“党史百年百课”系列讲座的首位主讲人,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国重室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张雅敬,从去年12月起就走访了上药三厂旧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校史馆等地,先后采访了科学家、老党员等历史亲历者,为讲好这节党课积累了大量历史素材。从1951年第一支国产青霉素的研制成功,到1955年我国首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华东化工学院创建,丰富的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国抗生素制造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抗生素稀缺,黄金都换不到,我们被外国人嘲笑,中国人制造青霉素非靠欧美不行。现如今,我们青霉素生产完全独立自主,占据全球90%以上的份额,而这一切的实现,归功于一代代生物化学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
中国研制青霉素的历史要追溯到解放前,当时的中央防疫处(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就成立了盘尼西林研究室,着手研制青霉素。但是当时研究资料十分缺乏、设备极其简陋、很多测定都十分困难,即使在这种条件下,我国科学家们仍矢志不渝地开展艰苦卓绝的研制工作。
马誉澂(左)正在做青霉素提炼工艺的试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抗生素相关药物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亿万人民大众的需求。加之当时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普通老百姓在生病时根本无法指望用上青霉素。为了解决人民用药难的实际需求,党中央决定走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抗生素研制道路,尽快兴建中国自己的抗生素药厂,彻底扭转青霉素等药物必须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国的抗生素专家们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中国的抗生素药物研发之中。以马誉瀓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重点对青霉素的研发、生产进行了系统研究。终于在1950年初通过中试放大,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结晶青霉素钾针剂,一举冲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开创了新中国自己的抗生素研发事业。
马誉澂教授
马誉澂1903年出生于广东顺德,是我国著名的临床化学家、抗生素专家。他自幼随父亲迁居北方,1930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进入协和医院工作,一边工作一边从事血浆蛋白的研究,不久他担任了该院临床化验室主任。1946年10月,马誉澂来到北平中央防疫处,开始从事青霉素的专门研制,他不仅是我国抗生素研究、制备的开拓者,更是抗生素制造理论、生产技术和专业教育的奠基者。
马誉澂等研制的青霉素钾盐晶体照片
1952年8月,马誉澂先生奉命调往上海,与医学家、微生物学家童村先生等一起创办我国第一家抗生素专业生产厂——上海第三制药厂,童村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马誉澂任工程师。他们秉持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53年5月,我国首批医用青霉素在该厂诞生,开启了中国自行批量生产抗生素药物的历史。
1954年底,高等教育部、卫生部和轻工业部鉴于我国抗生素生产的迅猛发展,急需抗生素生产制造方面科技人才,决定在我国高校中新建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1955年暮春时节,苏联专家建议将此专业设置在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高等教育部通知时任华东化工学院院长的张江树和有机化工系主任冯成湜两位教授赴京,共同商讨建立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问题,尽快培养能够投身抗生素制造的高级技术人才,以适应我国抗生素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之需。
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
1955年秋,我国首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华东化工学院如期创建,除当年招收的新生外,华东化工学院还决定从1953年入学的化学制药工学专业转一半学生进入新专业。1955年底,马誉澂接到调令,要他去支援华东化工学院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创办和教学工作。马誉澂在接到调令后,深感责任之重大,在处理完手头相关工作后,于1956年4月正式到校任教,并先后担任抗生素教研组副主任、主任,主持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工作。
华东化工学院抗菌素专业1955级毕业纪念照
1955年冬,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邀请来自苏联、波兰等国的抗生素专家参会,在会上马誉澂教授被选为全国抗生素学术委员会委员。1956年,马誉澂被国家评定为三级教授。同年7月11日,高等教育部发布了《1956年高等学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暂行办法》,鉴于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重要性和马誉澂教授的学术水平,他获得了招收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的资格,成为华东化工学院首批上岗的4位研究生导师之一。
马誉瀓教授受聘华东化工学院专任教授
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之先河,在中国抗生素制造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55年底,马誉澂教授编著的《抗生素》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国内最早的一部系统介绍抗生素研究、制备、检测等方面知识的学术专著。之后,马誉澂教授结合科研、教学以及我国抗生素制造最新进展,又于1959年、1965年对此书作了增订,并更名为《抗菌素》。此书先后6次再版重印,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抗生素制造工学领域唯一的、权威的专业指导和教学用书,为我国抗生素制造工艺技能提高和抗生素研发人才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
马誉澂教授编著《抗生素》
1957-1958年,华东化工学院培养的抗生素制造专业学生相继毕业,为全国各地新建的大型抗生素药厂输送了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例如该专业首届毕业生戴经铨毕业后就投入到华北制药厂的一线科研岗位,一干就是30年,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中国抗生素制造领域科研工作者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孜孜不倦、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俞俊棠自1952年到华东化工学院任教,先后担任抗生素教研组副主任、抗生素教研组组长、抗菌素专业委员会主任。1982年,华东化工学院成立生物化学工程系,俞俊棠任系主任。从有机工业系转为生物化学工程系,俞俊棠教授让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向生物化学工程专业扩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俞俊棠(1929-2013),上海市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化学工程专家
1981年,华东化工学院生物化学工程专业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1年,华东化工学院获批国内首个生物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成立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俞俊棠任主任。正是俞俊棠教授在国家“六五”、“七五”计划期间争取到的多项国家攻关项目,为日后学校进入国家“211”重点大学打下扎实基础。他牵头完成的“发酵工业用空气除菌新材料”项目,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从新中国第一条青霉素的生产线,到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创建,再到今天我国在生物工程领域诸多方面的崛起,转眼近七十年过去,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秉承着“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科研报国”的热情,承袭着为新中国研制第一支抗生素的热情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