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端掉宋楚瑜政治舞台
1994年12月,宋楚瑜当选为台湾第一任“民选省长”。
22.“冻省废宋”
1994年12月宋楚瑜当选台湾“省长”后,勤政尽职,并与地方势力广为结交。宋楚瑜还将人脉扩展至社会各系统,岛内军队、财经、情报、媒体等领域,都能见到他的影响力,甚至连民进党的一些县市长也奉他为神明。让宋楚瑜没想到的是,他的“功高震主”之势,已成为李登辉“扶植本省精英、实现政权本土化”的绊脚石。
宋楚瑜谋求“阁揆”未果
1996年,李登辉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感到宋楚瑜的势力太过庞大,民意声望太高,对自己“钦定”的接班人连战顺利接班不利,便开始利用各种机会对宋楚瑜的势力进行压制、打击。
当初,李登辉选择连战作为自己的搭档竞选正、副“总统”,实际上表明了由连战接班的意向。这一点已经引起宋楚瑜的不快。“大选”后没几天,李登辉将辅选有功的宋楚瑜找到官邸“畅谈国是”。宋楚瑜向李登辉袒露心迹,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当“行政院长”。李登辉听后颇感意外。根据李登辉对“中生代”的主观认知,论资历与历练,连战都排在宋楚瑜之前。他对宋楚瑜说:“这个问题,我现在没有办法立刻答复,连战兼任‘阁揆’究竟会到什么时候,要看‘立法院’的情况,这个局面很复杂,无法预料。”“你省长好好做,将来召开党大会时,也许可以先安排一个副主席。”
李登辉的做法,显然不会得到宋楚瑜的理解与谅解。令宋楚瑜不服的是,为什么连战一定要排在具有丰富民意支持的他的前面。而李登辉则觉察到,宋楚瑜有“觊觎总统宝座”的企图。与连战“政治个性”的特点相比,宋楚瑜显得权谋而难以驾驭,不利李登辉发挥影响力。这一点,自然令李登辉不会对宋楚瑜“放心”。
“冻省”遏制宋楚瑜
1996年12月发生“冻省”(指冻结省级机构,此后台湾“省长”成为虚职)事件,李、宋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
关于“冻省”,李登辉的目的就是要割断中国国民党政权的“法统”,同时将宋楚瑜踢出权力中心。当然,李登辉不承认因“冻省”而废宋楚瑜。据《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称:“继‘总统’完成直选,简化行政层级已是朝野共识所趋。”特别是民进党坚决要求“废省”。宋楚瑜起初认为这仅仅是精简功能,但他很快意识到,李登辉此举的核心目的之一是遏制自己。1996年11月4日,宋楚瑜以记者会的方式正式提出反击。直到12月6日“国家发展会议”召开前夕,宋楚瑜在“省议会”接受“议员”咨询时,还反复强调“包括‘总统’、‘行政院长’,或其他直属长官,都没有任何人表示有废省的计划或想法”,“请民进党不要挑起其他政党内部矛盾”。然而就在当天下午,国民党籍“立法委员”萧万长宣布“省政府”要朝虚极化方向发展。宋楚瑜闻听后气愤之极,多次表示目前不宜“废省”或“虚省”。
尽管宋楚瑜极力反对,在李登辉一手操控下,“国发会”作出了“冻结省级选举”、“精简台湾省政府”的重大举措。宋楚瑜为表示强烈反对,于12月31日在台湾“省议会”宣布辞职,并且随即向“行政院”递出辞呈。
生日卡片被看做“战帖”
宋楚瑜的辞呈经“总统府”办公室主任苏志诚转给李登辉,李登辉交代联系宋楚瑜晚上到官邸面谈。然而,宋楚瑜当晚并没有去。第二天恰好是李登辉农历生日,李登辉让通知宋楚瑜晚上来陪他吃饭。但直等到夜里11点宋楚瑜也没有来,只是随员送来一张由幕僚代写的红色小纸片的生日卡片。李登辉认为,此一轻蔑的态度,形同是宋楚瑜对他宣示划清界限、分道扬镳的“战帖”。
后来,李登辉回忆说,“冻省”事件真的一点点“人”的因素都没有。他认为是不是宋楚瑜向他表露希望担任“行政院长”,他一直没有默许,才导致宋楚瑜将“冻省”错误解读为“削藩”与“释兵权”。很显然,李登辉没有讲实话。李登辉在指定“国发会”正、副召集人及筹备委员时竟没有安排“当朝红人”宋楚瑜的位置,这无疑给了宋楚瑜当头一棒,使宋楚瑜一下子从国民党台湾当局的决策核心滑落到权力的边缘。李登辉接过民进党的“废省”主张,安排这场用来限制、削弱宋楚瑜势力并部署连战全面接班的重要棋局,无异于釜底抽薪,端掉了宋楚瑜的政治舞台。但同时却种下了国民党必将分裂的恶果,一些基层实力派反对国民党中央无情无义之声更加高涨,许多人都表示要与宋楚瑜共进退。
李、宋矛盾愈积愈深
宋楚瑜的辞呈若被批准,按照程序必须办理补选,将掀起更大波澜。国民党中央的对策是拖延战术,对宋楚瑜的辞呈“留中不发”。宋楚瑜只好以“请辞待命”的姿态继续留在省长任上,与“中央”相抗衡。
随后,李登辉主导的以“冻省”为主要内容的“修宪”工程一一展开,宋楚瑜以“省府”为基地,领导“省方” 和社会各界“反冻省”势力,直接向国民党中央开火。双方你来我往,矛盾是愈积愈深。
1998年12月底,卸职的宋楚瑜去了美国。走之前,他曾经去见李登辉。李登辉问他“愿不愿意驻外”,宋楚瑜不同意;问他是否愿意做“资政”,宋楚瑜不置可否。最终,宋楚瑜带着李登辉送他的“诸法皆空,自由自在”八个字赴美。
尽管李登辉对宋楚瑜一再打压,但面对宋在民间的高支持度,国民党内绝大部分人士仍认为宋是国民党的“宝贵资产”,应善加待之,也因此一度提出“连(战)宋(楚瑜)配”参加2000年“大选”的意见。但李登辉铁了心地不表态。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避走美国的宋楚瑜仍一度希望李登辉能回心转意,但最终却是看透了国民党当权派的冷酷无情。尤其当发现几次调查都显示,支持他参选“总统”的比例始终遥遥领先其他对手,更使他大受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