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3|回复: 0

光明时评:每块长城石砖都刻了字,何时能尊重文物?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10-5 15: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10月4日  来源:腾讯网  作者:光明时评  作者:孙小婷



      适逢双节假期,不少游客涌进了名胜景区。而近日,一张长城上密密麻麻的石刻照片格外让人触目惊心。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明长城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为游览游客众多,几乎每块石砖上都被刻了字,每层垛口都看不到完好的石砖。

      古城墙躲过了世事变迁、躲过了风吹日晒,却没躲过人们的各种“雕刻”行为,这样“体无完肤”的面貌,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和心痛。

      事实上,近年来游客对文物古迹的不文明行为屡屡见诸媒体。比如,男性游客攀爬到泰山景区标志性的“五岳独尊”石刻上拍照;女子在慕田峪长城墙砖上涂字“表白”,还拍照发到了微博上炫耀。似乎这样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对于这些在文物上刷“存在感”的行为,人们往往将其归咎于素质问题,但其实更深层次的,是很多人在意识里对文物保护的无视和淡漠,在行为上的折射。

      在这些人的观感中,似乎在石头上刻个字、或者爬上去没什么关系,因为文物本来就是暴露在室外的,不是被谨慎呵护在博物馆里,被层层玻璃、道道围栏封住供人观瞻的,似乎只有那样才让人多些敬畏心。

      但需要知道的是,文物不意味着就是博物馆里那些脆弱的残片、那些精心修复的物件。文物,更是散落在广阔大地上的遗迹,正如这壮阔绵延的古城墙,它所处的位置,不代表可以无视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事实上,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灿烂文化和绵长历史的古国,人们可能随时能够和文物打个照面,它们有些还在现实中发挥作用,有些已经成为城市的精神坐标。

      因而每个个体更需要学会正确地与历史相处。也就是尽可能保存古迹的原貌,让子孙后代都能够享有这份与文化遗产相遇的幸运。

      当然,让人们从潜意识里学会对文物“肃然起敬”“不敢冒犯”,只是拯救文物的途径之一,需要不断的引导和传播。另一方面,也应该在技术手段和规章制度上逐步完善。比如现在运用在智慧城市管理中的无人机监察,就可以被景区采纳作为人工管理的辅助,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对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名胜古迹的法治体系。尽管破坏文物的行为已被写入法律,游客“黑名单”制度也早已实施,但处罚人员偏少、金额较低,仍然纵容了大量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只有对故意破坏文物的行为严格进行追究,才能让灿烂文明不至被漫长岁月留下痕迹后,又被人为破坏造成难以弥合的伤痕。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9-29 13:17 , Processed in 0.0361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