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50|回复: 0

徽州工匠的坚守:一生做好一件事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3
发表于 2016-5-28 13: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05月28日 1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黄山5月28日电 题:徽州工匠的坚守:一生做好一件事


作者 张强

安徽省黄山市是徽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个“盛产”能工巧匠的地方。记者日前随安徽省政协组织的“江淮行”采访活动,在黄山市走访了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探寻他们眼中的“工匠精神”。


记者首站来到黄山市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刚踏进厂区大门,一股浓浓的墨香扑鼻而来。走进制墨车间,该厂厂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正在教年轻员工制墨技艺。


出身徽墨制作世家的周美洪,子承父业进入老胡开文墨厂工作。周美洪说,徽文化是一种精品文化,徽州传统工艺有着悠久历史。一个人一辈子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且把这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


徽墨厂车间里的王胜利从进厂那一天开始,一直在做徽墨,至今已有36年。王胜利说,每道工序看起来很简单,实质内藏乾坤。胡开文墨之所以优于其他品牌,闻名海内外,就在于它的每道工序都有精妙之处。


如今,周美洪的徽墨厂一年营销额在1500万元人民币左右,产品近一半销往日本等国。然而,和文房四宝中的湖笔、歙砚、宣纸一样,徽墨仍然面临着人才、原材料短缺的困境。


提及“工匠精神”,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徽派竹木雕刻省级传承人洪建华表示:“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要求把手艺做好,它更是一种风向标,是我们对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承诺。”


洪建华秉承徽派传统雕刻工艺,其作品既传承了明、清时期的艺术风格,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洪建华说:“别人总是问我怎么不上机器,我告诉他们,我的梦想是有一天我们厂的一件手工作品的价值能超过30台机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


为更好地传承徽派雕刻,洪建华收集材料,成功把“徽州竹雕”申报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来,他又在筹建“徽派雕刻博物馆”,预计2016年底试运营。


秉承胡开文诚信经营理念,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董事长、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汪培坤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汪培坤说:“我们是200年的品牌企业,诚信经营还是要摆在首位的,胡开文就是讲诚信,才能功成名就。”


汪培坤认为,要研发出好墨,没有几十年的精力投入是做不好的,制墨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不断地摸索才能做得精。“我们不仅坚持要做高端墨,还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要来徽州游玩的人从我们的产品中感受到徽匠精神。”


目前,黄山市已建立健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该市拥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171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项、省级71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人。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2-20 08:45 , Processed in 0.0535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