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3 来源:上海党史 作者:中国青年网
茅盾:用文字推动国家和民族前进(2)
革命低潮时用小说记录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苦闷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汪精卫和蒋介石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公开叛变革命,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非常险恶。茅盾等革命者陷入了危险中,他被国民党通缉,不得不离开武汉回到上海,住在上海虹口区横浜路35弄景云里。遭遇革命失败打击的他陷入了苦闷当中。他与党失去了联系,但对革命的信仰并没有动摇,而是决定用生命力的余烬在别的方面做出些成绩。
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茅盾不便出门,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许多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这让他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很高兴,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叶圣陶认为“矛盾”是个哲学名词,“矛”不是姓氏,而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茅盾很满意,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此后,茅盾又先后发表了《幻灭》、《动摇》、《追求》,这便是著名的三部曲《蚀》。这几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暗含着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心情。
就在同年7月,迫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茅盾离开上海,东渡日本。在日本时,他听到国内正掀起新的革命高潮,内心十分激动,认真总结经验,整理思想,苦闷的心情逐渐消退。1930年4月,他毅然回到上海,重新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不久就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革命文艺活动做贡献。
1932年底,他的长篇小说《子夜》完成,这部小说是以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同时,他为揭露日寇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的罪行,创作了《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著名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把“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成就,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年浩劫用口述录音的办法记录“历史”
有人评价说,茅盾的小说没有巴金那样的热烈,也没老舍那么足的文人气,但他的文章从头至尾都透着两个字:理性。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他始终没有改变对社会的理性思考。许多有才能、有成就的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受尽苦难,茅盾也没能幸免。但他不为“四人帮”的淫威所慑服,而是保持冷静和沉默。
文革后期,茅盾已是近八旬高龄,已入垂暮之年。面对着国家和民族的劫难,亲眼目睹着无数先烈、朋辈用鲜血所换来的新中国,在十年浩劫中被“四人帮”践踏得面目全非,茅盾选择了诉诸文字,决定撰写回忆录,采取口述录音的办法。
在录音过程中,茅盾是讲述自己的经历,难免有所跳漏。因此,他的儿子时常从旁提问,建议他补讲一些问题。凡记得起来的,老人都作了补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