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5来源:上海党史
解放军开国上将苏振华(2/1)
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命令,苏振华与宋任穷、杨勇等指挥冀鲁豫军区部队展开大反攻,先后收复延津、阳武、封丘等29座县城,并乘胜兵围开封,取得了很大胜利。1945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成立了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统一领导由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分区组成的晋冀鲁豫战略根据地(后称解放区),同时成立晋冀鲁豫军区。10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实行整编,其中将原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杨得志、苏振华同时还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委员。奉中共中央紧急命令,华北、华东大批部队经陆海挺进东北。晋冀鲁豫军区1纵也在进军东北之列,除1旅外,其他部队已奉命将重武器和大量弹药移交军区和地方部队,只留有少量轻武器,准备到东北再换装。其时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刚刚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因国民党前后7个军正沿平汉铁路北犯,为争取和平局面的实现,遂又奉中央指示打响了平汉战役。刘邓命令,1纵参加平汉战役作战。在纵队火力严重削弱的情况下,苏振华立即动员部队投入战斗,并与紧急从延安返回的杨得志共同指挥,实施运动防御,节节阻击优势之敌。在主力部队到达后,杨得志、苏振华指挥1纵协同兄弟部队展开反攻,势如破竹,迫使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起义,活捉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先后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阻止了其沿平汉铁路的猖狂北进,胜利结束了平汉战役。
紧接着,奉中央军委电令,杨得志、苏振华率1纵紧急北上平津,准备开赴东北。由于国民党军在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帮助下从秦皇岛登陆,迅速攻占了山海关,1纵挺进东北的道路已被封锁。中央军委又令1纵不去东北,改归晋察冀军区指挥,参加保卫热河作战。杨得志、苏振华奉命率领1纵驻于热河地区,同国民党军进行有理有节的“摩擦”斗争,保卫热河,配合中央争取和平局面的实现。同时整顿部队,筹集粮饷,争取群众。到1945年底,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杨得志和副司令员曾思玉、参谋长卢绍武等军事领导干部留晋察冀军区工作。苏振华任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1纵兼程南下,归还了晋冀鲁豫军区建制。
苏振华带领1纵长途行军千余里归建后,未及充分休整,又率部参加了巨金鱼战役。苏振华指挥1纵险道疾行,强攻西台集,坚持在前线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68师主力181旅4000余人,受到了刘伯承、邓小平的致电通令嘉奖。此后苏振华又率1纵参加豫皖边战役,攻克曹县,全歼守敌;坚守黄集地区,与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邱清泉第5军激战7昼夜,保障野战军主力北渡黄河,脱离了“黄河归故”造成的险境。1947年3月,晋冀鲁豫军区第1、第7纵队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1纵队,下辖原1、7纵的4个旅,由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两个老搭档,再次并肩共同战斗。
在杨勇、苏振华的指挥下,1纵又投入了豫北反攻,参加围攻安阳,配合兄弟部队先后歼敌4万余人,控制了百余里的平汉铁路。1947年6月30日,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杨勇、苏振华率1纵过河后急行军奔袭郓城,一举破城,以伤亡1928人的代价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55师师部及两个旅1.1万余人,俘敌副师长明理亚,创造了一个纵队单独攻坚和歼灭敌军两个旅的范例,受到了刘邓的通令嘉奖。尔后杨勇、苏振华指挥1纵包围六营集,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在6纵配合下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0师、第32师两个师部及两个半旅1.8万余人,俘敌整编第70师中将师长陈颐鼎、少将副师长罗哲东,创造了平原运动战的经典战例。紧接着杨勇、苏振华又率1纵赶到羊山集以东地区打阻击,配合2、3纵等部队攻克羊山集,顽强吃掉了战斗力较强的国民党军宋瑞珂整编第66师,终于取得了鲁西南战役歼敌9个半旅5.6万余人的伟大胜利。
接下来1纵在野战军序列内继续向大别山挺进,迅速跨过陇海铁路,通过黄泛区,部队舍弃重炮,轻装前进,先后抢渡沙河、汝河、淮河等河流,一路刺刀见红。经过20昼夜的艰苦行军,冲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围追堵截,终于胜利到达了大别山。然而,由于抗战期间桂系军队加强了对大别山地区的控制,其统治基础相当深厚,群众因受到胁迫不敢支援昔日的红军。刘邓大军到达这里后,遇到了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找不到向导带路,无法安置伤病员,屡遭还乡团、小保队的袭击残害等困难。刘邓下定决心,分散部队,清剿匪患,深入群众,进行土改,花大力气开展地方工作。至1947年10月中旬,刘邓大军已在大别山地区17个县建立起了政权,初步完成了战略展开。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到大别山,背上了国民党几十个旅的兵力,想不打仗就建立起根据地是不可能的。刘邓曾几次组织兵力企图围歼国民党军整编师主力,皆因部队不会打山地战,机动速度慢,不是阻击不住敌人,就是围不住敌人,或是让敌人逃掉了,都没有达到目的。1纵参加了商城以北、中铺、斛山铺三仗,表现不佳。刘邓火了,在光山白雀园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对此,苏振华在1964年曾经有过一个回忆:“打硬仗、歼灭敌人也有争论,到了新区怕死人,越怕士气越糟,越跑越没有士气,结果是子弹没有了,人也没有了。毛主席讲保存自己和歼灭敌人是对立的统一,只有歼灭了敌人才能保存自己。这个问题在大别山体会最深。当时,在白雀园附近,开了一个有名的会议。刘司令员、邓政委亲自主持,统一干部认识,提高坚持大别山的信心。会议开始前,我们还在说说笑笑,邓政委一进来就说:‘仗没打好,今天开的是不握手的会议。’听邓政委这一说,会议气氛严肃了。刘司令员张口说:‘我们野战军怎么都变成女人了?一碰到敌人就软下来了?’(注:后面实际还有一句,‘今天的会是安卵子的会’)两位首长一说,大家又惭愧又发狠了。他们精辟分析了有利和不利因素,指明了我军必胜的前途,大家心里亮堂了。讲话结束时,邓小平说:今天就不同大家握手了,等打了胜仗再握!”
其后部队吸取经验教训,无把握的仗不打,终于在张家店、歧亭、柳子港、李家集地区打了几个中小规模的胜仗,歼敌6000余人。其中1纵在歧亭、柳子港歼敌第56师3个营千余人。接下来,刘邓趁围攻大别山的国民党军调整部署之机,率主力南下长江北岸展开,横扫江北诸城镇,控制了东西宽约150公里的地带,颇有进窥九江之势。当时在庐山的蒋介石以为刘邓要渡江南下,急忙调湖北的整编第40师和整编第52师82旅到广济一线布防,以阻止刘邓大军南下。刘邓抓住时机,在敌人必经的高山铺地区设伏,集中1纵、6纵歼敌于运动之中。杨勇、苏振华指挥1纵迅速奔袭集中,围住了高山铺之敌。经与6纵协同战斗两天,一举吃掉了敌整编第40师和整编第52师82旅5个整团1.26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打了一个痛快的翻身仗。
高山铺战役后,为打破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刘邓着眼于整个中原战局的发展,决定将部队分散行动,跳出包围圈,利用大别山的复杂地形与敌人周旋。同时各以一部转移到淮河以北和江汉、桐柏地区展开,扯散敌人。据此,刘伯承、张际春率野战军领导机关、中原局机关组成后方指挥所(简称后指),带1纵乘敌之隙隐蔽开进,北渡淮河,跳到外线作战,开辟新的根据地;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等人组成前方指挥所,指挥2、3、6纵在大别山地区坚持斗争;从晋冀鲁豫后续南下的10、12纵在江汉、桐柏地区展开,迅速发展。
12月11日,刘邓于湖北礼山地区正式分兵。在后指北移途中,因联络失误,在光山北向店的何小寨地区与国民党军同时住进了一个村子。夜暗雾浓中,双方遭遇发生交火。刘伯承见势不妙,果断率后指机关趁敌人没搞清虚实之机悄悄转移。后国民党军察觉到眼前这股共军可能有大首脑,立即调兵围追过来。当时刘伯承、张际春身边并没有部队,形势很危险。杨勇、苏振华闻讯后指挥1纵部队跑步前进驰援,打了一天,终于挡住了国民党军3个多旅的冲击,掩护后指机关安全转移。事后刘伯承抹着汗说:“我带着直属队、中原局机关一大摊子转移,好比李逵背娘。这回差一点当了李逵,让老虎把娘吃掉,可要记取教训啊!”
根据后指指示,杨勇、苏振华率1纵进至淮河南北地区机动作战,创建淮西根据地。1947年12月底,1纵20旅攻克汝南,歼灭国民党河南省第8专署保安总队1000余人,俘虏河南省保安中将副司令温汉卿。其后20旅又西进平汉路,突袭明港车站,缴获大批军需物资,解决了部队过冬的需要。因大别山之敌分兵追来,为避敌锐气,1948年1月初,杨勇、苏振华率纵队主力北上至河南项城以北地区休整;20旅旅长吴忠率旅主力伪装南进至豫皖两省交界处的包信集、赵集一带活动,意在吸引敌人,为纵队主力休整和开辟根据地赢得时间。不料,在此期间这个纵队主力旅20旅却出了事。
到了包信集地区后,因连战连捷,吴忠杀得性起,还想打一仗,搞掉一些土顽武装后再转移。当时政委刘振国和副旅长李觉都认为不妥,当面之敌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11师,战斗力很强,师长胡琏又素来狡猾,一旦被敌人粘上恐怕会遭到损失。无奈吴忠坚持己见,刘振国和李觉也只好同意在包信集一带找机会打一仗再走。
由于土顽武装熟悉地形,非常机灵,20旅一直没有找到歼敌机会。这时胡琏已嗅出了味道,指挥整编第11师各部向包信集地区围拢过来。奉杨勇、苏振华的命令,吴忠准备率20旅迅速转移。然而在转移路线上几个旅领导又发生了分歧。吴忠与李觉主张按纵队的命令向西转移,刘振国却主张向东转移。当时1纵主力正在东北方向的项城以北地区休整,向东转移有把敌人引向纵队主力的危险,也影响淮西新区的开辟,有违纵队命令。而向西转移则是水网稻田地带,部队行动困难,难以迅速摆脱敌人,在战术上不利。吴忠这次有点含糊,经过考虑后还是希望能获得两全,遂决定以配属的纵队骑兵团向西转移吸引敌人,旅主力向东转移,靠近纵队主力寻机歼敌。结果当吴忠率旅主力向东到达包信集以南小回庄一带宿营时,突遭迎面而来的整编第11师包围袭击,不久整编第10师也围了上来。危急关头,吴忠指挥部队坚决抗击优势之敌,将敌击退,双方形成对峙。拖到天黑后,吴忠命令所属58、59团组织各营交替掩护,撤出战斗,迅速转移。吴忠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汝南、明港战斗中表现优异的59团这次却掉了链子。
由于整编第11师跟进很快,58团后卫被敌缠住,经过战斗摆脱了敌人,安全转移。然而这样一来,右翼的59团阵地则被国民党军楔入,陷入了被动。59团在分头转移时,1营阴差阳错未能摆脱敌人,遭到包围袭击,损失重大,伤亡达450多人。营长郅福田不顾危险多次往返于重围间抢救连队,以致重伤被俘,后被押到河南漯河英勇就义。国民党军对这一战大肆宣传,吹嘘成了所谓的“包信集大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