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6-5-23 14:17 编辑
蔺丽爽、程婕、温婧、朱开云/北京青年报2016-05-23 13:04 来自 舆论场
近段时间以来,线下理财公司相继出事,P2P问题平台也在增长,乱象背后大家发现,退休后“有钱(积攒了一辈子辛苦钱)”、“有闲”的老爸老妈们成了最大的受害群体。事实上,退休在家的老爸老妈们也是银行理财、国债、保险、住宅养老等主要关注对象。那么,老爸老妈的钱去了哪儿?老爸老妈们应如何让自己辛苦一辈子的钱投资得值、投资得安全?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理财、保险、国债、P2P、住宅养老等老爸老妈最关注的投资进行了调查。
保险
老年保险市场非空白
险企试水老年意外险
“低利率”时代让父母们攒下的养老钱增值变缓,而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或发生意外,医疗的开销却没有减少。如何让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安逸、舒心,购买一些保险产品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老爸老妈买传统重疾险寿险要趁早
郭女士的父母已经69岁,父母这一辈并没有购买过寿险、重大疾病等商业健康保险,养老以及医疗的话题日益显得有些沉重。父母不想增加她的负担,希望买一些重大疾病或意外保险来抵抗可能发生的危险。
经过几番咨询下来,市场上大型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寿险等产品多数都有购买年龄上限60岁-65岁,年龄越大年缴费用越高。保险代理人员也表示,“这么大年纪买不太合算了,而且对老年人投保前的体检也会比较严格。”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带病投保也有限制,或者会调整系数,购买时价格更高。
郭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给父母购买传统重疾险、寿险要趁早,现在想买发现可选择的产品太少,且投保要求苛刻。”
险企试水骨折、防癌险等老年意外险
调查中,有业内人士建议,像郭女士父母这样69岁的老人,更适合购买一些意外险或单项保险产品降低意外风险。5月初,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社会捐助、个人自费投保相结合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防癌险”、“骨折险”、“意外险”……北青报记者了解,老年人保险市场并非一片空白,许多公司已看准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市场试水新产品,如中国人保推出的中老年人意外骨折险、阳光人寿保险推出的防癌险、平安的老年人综合保险、泰康人寿的“老有福”意外保险等。
专家建议老年人可买纯保障类型健康险
有统计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可能出现行动迟缓,视力、听力受损,再加上容易罹患骨质疏松,外出时很容易跌倒,临床老年骨折发生率高达24.4%。在我国,因意外摔伤导致死亡的,排在整体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居首位。
如某公司的中老年人骨折险为专项产品,提供骨折脱臼赔付及意外骨折住院专项津贴,骨折赔付最高可赔偿2万元,而且保障年龄最高可达80周岁。专项骨折险产品的赔付率较高,实际上保险公司并不愿意大力推广销售。
也正是如此,业内人士建议,老年人更适合买一些纯保障类型的老人险。如一年花费一两千元左右,可保10万以上的保额,并且保障范围也比较广,包括意外险和重疾险等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国债
利率高又安全老爸老妈执著抢国债
今年已经发行三次储蓄国债,大部分银行都是在一两小时内就卖光所有额度,而不惜通宵熬夜打地铺抢国债的主力依然是老年人。
5月10日是本年度第二批凭证式国债发行日,各家银行网点基本都是在半小时内就宣告额度售罄。很多网点都可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通宵熬夜来排队。
某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张平说,每次发国债排队的基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看着他们这么辛苦抢国债真是心疼,特别是有些人排了三四个小时还买不上,更是觉得非常难受。
那么,老人们为何对国债这么执著?他们说,首先国债利率比银行定存高,更重要的是国债让人放心,比那些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都安全。除了国债之外,老人也不懂其他理财方式,不敢贸然尝试。从外地来京帮女儿看孩子的王女士今年67岁。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手里的钱都是定期或活期,每到发国债的时候就去抢购。
“我知道还有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或基金,可一看那些说明书,就觉得不好懂,怕不保险。孩子们都用电脑和手机理财,但我自己不会弄,也不想麻烦孩子。还是趁着身体好、有时间,来银行排队买国债省事。”
银行理财
掌控家中财政大权银行瞄准“广场舞大妈”
国债一年才发9次,机会实在太少,相比之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长期都有,收益率比存款高,风险较低,也是银行推荐给老人们的重点产品。
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朱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所在的支行,来网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八成以上都是老年人。这些老人有时候到银行会主动问现在有什么理财产品可买。为老年客户推荐产品,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稳健可靠,一般会推荐保本型理财产品。不少大妈都在多家银行开理财账户,每天都会对银行产品货比三家,一旦手上有闲置资金,就会果断出手。
北青报记者还发现,近几年来,“广场舞大妈”正在成为各家银行竞相争夺的优质客户。目前,至少有中信和兴业两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每年都办广场舞大赛,吸引和回馈这些优质客户。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广场舞大妈”是非常优质的客户。她们有钱有闲,掌控家中财政大权,对投资理财也非常感兴趣。相较于股票、基金等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较低,符合偏爱稳健型投资的大妈们。此外,相较于男性,女性容易出现感性判断,被客户经理说服购买产品的概率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