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9|回复: 0

猛虎精神寒梅性格 忆双清楼主何香凝(2)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6-8 14: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04-17 来源:上海党史  作者:《中国人大》

廖承志和他的母亲何香凝(2)


    忠心为国,矢志不渝

  廖承志,1908 年9 月25 日生于日本东京大久保。出生时,父母希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因而给他起名“承志”。受父母的影响,廖承志从小就接受了革命的熏陶,跟随父母为革命奔走广州、上海和日本,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

  廖承志一生中的许多时光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曾经七次半(“文革”软禁,被廖承志戏称为半次)被捕、坐牢。有人统计,他每七天当中,就有一天是在牢里度过。前四次坐牢是在国外,其中三次在日本,一次在荷兰。经历了在东京赤坂拘留所被毒打;被日本特务抓进了荻洼警署拘留所,被永远驱逐出荷兰、德国……后两次是被国民党逮捕的。在上海滩英国捕房被捕;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痛骂蒋介石……还有一次是受张国焘的迫害,被内定“枪决”,但因情况特殊,一直被戴着手铐随部队走完了长征,称之为“流动坐牢”。抗战时期廖承志在广东被捕,先后在广东韶关、乐昌坐过牢,后来又被押到重庆,直到1946 年初,才从重庆监狱被放出来,这是国共两党交换政治犯的结果。

  1942 年5 月,由于中共南方工委组织部长郭乾辉被捕叛变,廖承志被捕,后由中统关押于江西泰和马家洲集中营。在与死神同舞的日子里,廖承志给自己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狱中生活:早晨唱歌,饭后作画写诗,看书。一次监视特务从小孔中发现,廖承志一个人手舞足蹈——指挥蚂蚁搬饭粒。他的牢房里,叛徒来过,女人来过,蒋经国也来与他联床夜话过,可一切仍然是徒劳。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廖承志一过就是三年多。

  在狱中,他写下两首诀别诗和家信。其中写给党组织、周恩来的信,整整想了近一个月才完成,“希望你相信,小廖到死没有辱没光荣的传统!其余,倘有机会,可面陈,无此机会,也就算了。就此和你们握别。中国共产党万岁!”

  “文革”期间,廖承志成为外交部和侨联两处造反派揪斗的对象,“火烧”、“砸烂”、“油炸”,大字报铺天盖地。有着严重心脏病的廖承志终于被造反派从中南海“转移”到外办机构关押。此后长达两年八个月的“监护”中,属于他的,只有一套毛泽东全集和一套鲁迅全集。他硬是凭着记忆,在鲁迅文章扉页的空白处,用漂亮的蝇头小楷,回忆出自己多年来的感慨之作。最后,他的笔停在了被张国焘开除党籍的当天夜里,自己悲愤之极写下的诗:“戴枷行万里莫蹉跎,岁月多。世事浑如此,何独此风波。缠索戴枷行万里,天涯海角任消磨。何叹友朋遮面过,黄花飘落不知所。呜呼,躯壳任它沟壑填,腐骨任它荒郊播。宇宙宽,恒星多,地球还有亿万年,百岁人生一瞬过。笑,笑,笑,何须怒目不平叫?心透神明脑自通,坦怀莞尔心光照;绳索刀环不在手,百年自有人照料。”

  廖承志一生命运坎坷,然而在逆境中,他却能笑对苦难,坚强面对。廖承志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信信频催往泰京,深感双亲爱子情。忠心为国难更志,愿做天涯不孝人!”这是他写给一位泰国归侨知识分子的诗,词句间无不流露出了为国家、为民族尽忠效力的豪迈誓言。这恰好也是廖承志自己执著一生、奋斗一生的写照。廖承志传奇一生、坎坷曲折,虽然历经七次牢狱之灾,但是他对革命矢志不渝。

  母子多才,德艺双馨

  何香凝,笔名双清楼主。1903年,她与丈夫廖仲恺一起赴日留学,在日本女子美术大学学习日本画,并于1911 年从该校毕业。辛亥革命后,因在广州受岭南派影响,作水墨山水画。1929 年去法国巴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以后,何香凝立即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柳亚子、经亨颐、陈树人等组成“寒之友社”,举办义卖展览,慰问前线抗日将士。1938 年以后,何香凝迁居香港,支持宋庆龄建立的中国保卫大同盟,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并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这时期,何香凝的画作多为松梅菊,偶作山水,大都赠送或出售给华侨。香港沦陷后到桂林,以卖画为生。光复后,她又重回香港。1949 年以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早期作品有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后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她擅作花鸟,偶作山水,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作品有《狮》《梅花》《高松图》等。

  何香凝的画作立意讲究,她常借对松、梅、狮、虎及山川等的描绘,抒情明志。她的充满斗争之意的作品不仅记录着本世纪初叶以来的变幻风云,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同时也是她七十年革命生涯和人格品行的生动写照。

  1956 年,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廖承志曾邀请郝建秀和郎咸芬到他的母亲何香凝家里做客,吃的是火锅。那一年,何香凝已是78 岁高龄。郎咸芬回忆说:“她(何香凝)写字可以两只手握笔,左右开弓,老人家当即挥毫,写了两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分别送给了我们俩。老人家告诉我们说这是大文学家鲁迅的《自嘲》中她非常欣赏的两句。”

  而廖承志则学识渊博,通晓五国语言,擅长诗词、书画、戏剧,才华横溢、交际广泛。他被邓小平称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被日本友人称为北京的“脸面”,而更多的人则出于尊重,尊称他为“廖公”。廖公的人格魅力,让无数人感怀,也让无数人备受激励。解放后,廖承志一直致力于新中国的外交,外国友人都昵称他“奇妙的廖”。他那种达观、豁达、幽默、活泼、机智、果断的性格,确实很吸引人。廖承志讲话不用稿子,脱口而出,一点也不八股。但是他讲的道理却很深,话又非常幽默,给人印象很深刻。所以大家常说,“听廖承志的报告,你绝不会打瞌睡。”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6 17:15 , Processed in 0.0395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