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2|回复: 0

连载62《北大荒十年》知青往事150篇(五)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4-14 14: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寿义   老知青家园    7月15日


      往事123--宿舍里的婚礼

      我曾经在机耕队待过一段时间,在东方红 - 54 车上。机耕队宿舍就在小卖部、卫生所后面的一栋清水外墙的房子里。


      车长是当地人,叫陈尤辉,二十七八快三十的样子,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那时候我国有几个铁哥们,八拜之交,打得火热。所以我们偶尔也能看到这些友好国家的电影。有荒友总结我们在农场看到的电影是“中国新闻简报,朝鲜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搂搂抱抱,越南飞机大炮”。可惜这些“铁哥们”后来差不多都成了乌眼鸡、白眼狼,此是后话。(注:在农场曾经看过的朝鲜电影有《看不见的战线》、《鲜花盛开的村庄》等;阿尔巴尼亚电影有《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等;越南电影好象只有记录片。)


      第一次见到车长,我就觉得他长得非常像“越南人”,几乎所有认识他的知青都有这样的感觉。你没去过越南、没见过越南人吗?只要你见过陈尤辉,就知道越南人长啥样了。有女知青背地里就用“越南人”来指代他,一说大家伙都心里明白。


      陈尤辉开拖拉机有绝活,年年分场地号里的第一根“阡”都由他来“打”(后来知青中也有了“打阡”的高手)。“打阡”人人会打,长手就会,离了歪斜、吐噜反仗也是“打阡”,但要把它打直了就绝非易事。北大荒耙过的地平平展展,地块都是一望无际,上一个坡一看还是一望无际。在地头压根儿也瞅不清对面的地头,甚至连北都找不着。陈尤辉硬是有两把刷子,他“打”的“阡”就跟用尺子在大地上划过一样,笔直笔直的。说他行,他还真行,你不服不行。


      我到机耕队没多久,就听说车长要成亲了,他对象也是当地人,挺能干,就是眼神好象不咋好使,明明是跟你说话,但好象还瞅着别人—— 我也是听人说的。

图片来源网络


      结婚是人生大事,机耕队有一些热心人帮着张罗,让大家伙“凑份子”,意思意思。车长结婚,那还有啥说的?“份子”是每人 1 块钱!


      车长的婚礼是下午开始的,就在机耕队宿舍。这间宿舍是东西两铺炕,每铺炕能睡七八个人,当间是走道。走道上放一张小桌子,上面有小卖部买来的糖块,好几包卷烟都拆开了,散着,来人就拿一棵,划火点上。桌子上有大家伙凑份子买的热水瓶、搪瓷脸盆啥的,还有一本“红宝书”。


      车长一改油渍麻花的装束,和他媳妇穿得挺利索,站在桌子后面。机耕队伙伴们差不多都来了,地上站着,炕上站着。屋子本来就不大,后到的都站在门外的走廊上了。


      机耕队队长首先致词,一通拜年嗑,本来就算完了,他意犹未尽,又整了一段“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立马就遭到全队的一通炮轰:扯那没用的干哈呀?来点正经的!还是老关师傅有两下子,开口就像上台朗诵似的:“晴空万里,前来道喜!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言简意赅,天气、缘由、祝愿、企盼,意思全到了,还合辙押韵,引来一屋子的叫好,有人把右手拇指食指伸进嘴里吹起了哨子!


      接着就是“来点正经的”。陈尤辉知道自己机务上有两下子,平时挺“尿性”,机耕队没几个人能搁在他眼里。大家伙只恨平时没机会“报复”,结婚三天无大小,可逮着机会了。争先恐后,又是让咬苹果,又是让咬糖。新娘子好象还行,陈尤辉反而抹不开,白白净净的脸成了大红布。


      婚礼还备了酒席,车长让我也去;我想想“随礼”只“随”了 1 块钱,哪里还好意思参加?!赶紧逃走了。听说那晚有好几个老少爷们都喝醉了……


      往事124--京东大鼓


      在农场最开心的是一个来月能看上一场电影,比看电影更开心的是一年能有那么一回,农场、甚至是地区的“毛泽东思想宣传小分队”大驾光临,那是分场的盛大节日,分场的上上下下,到处洋溢着一派过年才有的欢乐气氛。


      “小分队”的演出,除了使知青看到了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节目,也使知青、特别是上海知青接触到了北方的曲艺形式,这远远早于我们回城以后好几年才出现的“春晚”。


      非常喜欢北方的曲艺,如相声、东北的“二人转”、天津快板,天津时调、“三句半”、山东快书,等等。分场有天津知青,天津知青好像人人都有文艺细胞。耳濡目染,我也能照虎画猫比划两下。像天津时调,好像只有一个调:“多索拉多索,多索拉多索,索拉索米来米来多多索拉多索。”学起来很快。我曾经在我们单位的“山寨春晚”上献丑来过一段“天津快板”,台下一片叫好、台上欲罢不能。小分队还有一个节目,我说不上来它应该叫啥:前排的几个女演员两手拿着碟子边敲边唱,有点像电影《洪湖赤卫队》中卖唱的小姑娘唱《小曲好唱口难开》时敲碟子那样。上海知青不懂,见队长吴大胖子也掺和在知青堆中伸了脖子在看,就问吴大胖子这剧种是啥?吴大胖子乐呵呵地说这是“饺子戏”,大概是因为他觉得碟子就是吃饺子蘸醋用的;吴大胖子的幽默,引来知青一片开心的笑声。好像每次演出中“饺子戏”都会来上那么一段,把大家伙馋的。


      在小分队的所有节目中,我最喜欢就是京东大鼓了,觉得曲调特别好听、歌词特别有乡土气息,百听不厌。下乡时没有半导体收音机,荒友“老甫”有。一听到电台中有京东大鼓,我就凑过去“蹭听”;分场的“匣子”中偶尔也有京东大鼓,一听到那熟悉的曲调,我就会驻足倾听,生怕漏掉一句。至今还记得——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

      朝霞铺满了半边天。

      大道上走过来人两个呀,

      一个老汉一个青年哪 ——

      张老汉今年有五十多岁呀,

      ... ... ... ...

      那张老汉是青布裤子白布褂,

      实纳帮的夹鞋在脚上穿,

      身体健康黑红的脸,

      他挑着个担子走在前。

      你别看这个扁担,

      两头窄,当不间宽,

      不搁上载儿是也不弯,

      要搁上了载儿,

      两头颤那个当不间颠,

      份量再重也不压肩呐,

      哎咳、哎咳、哎咳咳 ……

      ………… 。


      鼓词中说,“张老汉今年有五十多岁呀”,想想“我老汉今年有六十岁了呀”,在北大荒早已是“老张头”、“老李头”的叫上了,老啦,就此打住吧。


(未完待续)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4 02:18 , Processed in 0.0345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