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以制度优势回答“初心”命题
当前,我们正经历的这场特殊的、没有硝烟的战“疫”,是“四个伟大”中“伟大斗争”的一个突出表征,它属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一种。作为战“疫”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我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有所总结: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从“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理念秉持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初心使命”;在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火雷速度”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中国速度”;在社会各界驰援武汉的集体行动中,特别是众多“逆行者”的身影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中国力量”;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心同德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从客体逻辑看,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战“疫”过程中被不断具象化;从主体逻辑看,中国共产党人在此次战“疫”中以制度优势回答了“初心”命题。 从客体逻辑看,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此次战“疫”中得到了具象化呈现 无论是国内媒体还是国际媒体,都在努力探寻战“疫”背后的制度优势。笔者认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制度优势的具象化着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有了核心就有了“定海神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的“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强调的“两个维护”、强调的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强调的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的最大制度优势等一系列政治命题等,都在此次战“疫”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和印证。从总体上看,核心意识和党的领导在战“疫”中真正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从防控角度来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阻击战;从规模来看,这次疫情防控又是一场党政军民学全面参与的全民战争,包括医疗救治、疫情阻断、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等各条战线多线作战、同时作战,因而尤其需要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从国家层面对疫情防控作出整体研判,并且亲自指挥,进行了超强部署。正是因为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才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确保了各局部战场在整体战略布局下有条不紊,强势推进工作。从学理来看,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故而在面临重大风险、考验和挑战时,中国共产党能够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强大领导力和号召力。 其二,有了全民动员就盘活了“中国力量”。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这次战“疫”是全面动员、全民参与,中国各个主体的力量均被极大调动而盘活: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医务人员星夜“逆行”,在抗“疫”工作的一线无私奉献、点亮生命,一句“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感动了无数民众;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争分夺秒,与病毒战斗、同生命赛跑,协同开展科研攻关;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作家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仿佛从当年的烽火岁月走到了当下,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广大群众响应党中央号召,自觉“宅”家,积极配合疫情防治工作……全体中华儿女合力作战、共克时艰,聚合的是磅礴伟力,谱写的是一曲曲抗“疫”必胜的壮丽凯歌。 其三,有了舆论引导就强了信心、聚了民心。如今的媒体环境已经与2003年的“非典”时期有了天壤之别,自媒体、微媒体、全媒体等媒体平台竞相开放,既为疫情信息的发布提供了便捷渠道,但同时也为虚假新闻和网络谣言的泛滥提供了载体。在这一特殊时期,假新闻和谣言不啻为一种另类病毒,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不仅容易在社会中传播负面情绪,而且容易导致社会舆情的起伏动荡,为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治带来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不仅如此,我们当前面临的国际局势也更加复杂。有西方媒体甚至把这次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有意将中国妖魔化、污名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刻指明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深刻指明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深刻指明要“主动回应国际关切,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这为战“疫”期间的舆情引导和网络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遵循。 从主体逻辑看,战“疫”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精准回答了“初心”命题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对“初心”这一深刻命题作出回应,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具象化为“为中国人民谋健康”。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人民既是价值主体,又是实践主体,更是评判主体。这三者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共同交织于“人民主体地位”这一价值内核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之中。 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在战“疫”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指示、批示,其中强调最多的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也成为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战“疫”工作的价值“主轴”,其他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一“主轴”而展开的。例如,在救援物资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点抓好防治力量的区域统筹,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在医疗救助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在人民群众生活保障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组织蔬菜等副食品生产,加强物资调配和市场供应,采取措施保证运送生活必需品的车辆顺利通行”,等等。对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有最直接利益关系的问题进行精细部署和精心安排,表明我们党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战“疫”的最高价值追求,展现出“人民利益大于天”的境界、追求和情怀。 以人民为实践主体,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历次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最广泛、最坚实、最深厚的伟大力量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越是面对疫情这样的重大危机,我们越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通过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群策群力,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指示、批示和部署中反复强调,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从学理上看,这些论断和举措是对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力量的肯定,回答了抗击疫情“依靠谁”的问题。 以人民为评判主体,回答了“由谁来评价”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此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其评价主体也必然是人民。因此,人民是否满意、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否得到根本保障,是评判战“疫”成效的根本标准。2020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其中指出,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战“疫”工作不仅要让党满意,更要让人民满意,并且让党满意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满意,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从“初心”命题出发,人民满意了,党就满意了,这就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对战“疫”成果进行最终评判的主体地位。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看战“疫”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统一 疫情本是公共卫生领域的灾难性事件,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果我们能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深刻分析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并从中提炼出积极、正面的意义,就可以将其转化为“祸兮福所倚”的认知前提。战“疫”以制度优势回答“初心”命题,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评价人类历史发展的两大标尺,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基本遵循。“合规律性”属于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体现的是历史必然性;“合目的性”属于价值判断,回答“应当如何”的问题,体现的是历史选择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我们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既是客观规律支配自然历史的过程,又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追求一定目的的能动性实践活动。这两个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方面,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自发实现,而是要通过历史活动主体的实践追求来实现;另一方面,历史活动主体的实践追求又要受社会客观规律的制约,如果违背客观规律,目的就不可能实现。 由此,从合规律性视角看,在战“疫”过程中,中国的制度优势被大大激活,中国的制度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蕴含的客观规律由此得到彰显;从合目的性视角看,在战“疫”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精准回答了“初心”命题,体现了其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追求。这两者的集成,即战“疫”以制度优势回答“初心”命题,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规律的科学认知和能动把握。只有把激发制度优势、释放制度活力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才能夺取战“疫”的最后胜利,进而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为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来源:人民论坛
中国抗疫密码解析:党的“四大能力”彰显威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新成果,实现了新突破。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防控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再一次彰显了党的卓越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再一次以事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再一次昭示了新时代中国必将在强大执政能力支撑下,不断克服艰难险阻、越过荆棘坎坷、战胜危机挑战,成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 一、高效驾驭抗“疫”全局——彰显卓越政治领导力 面对突如其来、覆盖全国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党全国立起了主心骨、把住了方向盘,奠定了抗“疫”斗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坚强政治基础。 一是高效构建了抗“疫”决策体制。党中央在第一时间作出直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应对新型肺炎疫情工作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及时听取疫情汇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快速跟进疫情走向、全面掌控疫情形势、高效作出重大部署、推动抗“疫”大局发展。 二是高效构建了抗“疫”指挥体制。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加强对全国疫情防控的统一指挥;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央指导组,深入武汉一线指导督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主战场防控领导力量,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督察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国务院第一时间建立了由32个部门组成的联防联控机制,按照战时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生产组织、资源调度,适应疫情防控即时需要;各省市、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抗“疫”领导小组、指导组和督察组。自上而下、高效贯通、紧密结合的指挥体制建立,有效保障了中央顶层决策的快速传导和高效落实。 三是高效构建了抗“疫”执行体制。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遵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指挥号令,全面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全国快速形成了一级盯一级、一级守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行体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按照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使命要求,有力促进了高效格局全面形成,从根本上保证了顶层决策、指挥指令快速见行动、疫情存量快速见底数、防控措施快速见成效。同时,打通了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夯实了政治领导落实基础。 二、高效统一抗“疫”步调——彰显卓越思想引领力 面对抗击疫情错综复杂的背景,迫切需要及时有力统一党内党外思想、统一全国人民步调,全面汇聚抗“疫”斗争正能量,为高效推动中央决策部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不竭的动力源泉。抗“疫”斗争以来,党中央不断夯实共克时艰思想基础,集聚众志成城正向能量,营造正向积极舆论氛围。 一是发挥领导核心思想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及时通过会议讲话传递精神、指示批示传递要求、现场调研传递部署、会见外宾和应约通话传递积极信息。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全国上下快速统一思想、坚定必胜信念、凝聚意志力量具有决定性效果。 二是发挥职能部门思想引领作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快速跟进作出专业定向的宏观指导和推进实施意见,有效发挥了职能部门思想引领作用,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抗“疫”思想快速贯彻落实,促进了全国人民统一认识、规范行为、从我做起、立即行动健康氛围形成。 三是发挥舆论战线思想引领作用。抗“疫”斗争以来,党中央充分发挥舆论战线在思想引领上的独特功能,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及时展开了立体舆论宣传和信息传播。通过宣传典型、鼓舞斗志,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击穿谣言、回应关切,为抗“疫”斗争大局营造了积极舆论氛围、凝聚了正向能量。舆论战线全面行动、主动出击,尊重事实、顺应规律,快速高效、科学引导,既发挥了思想引领载体功能,又为形成思想合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高效构筑抗“疫”防线——彰显卓越群众组织力 抗“疫”斗争是一场不见硝烟的人民战争,能否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最终成败。抗“疫”斗争以来,党中央发挥了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的能力和优势,构建了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纵横贯通的组织体系,通过促班子、抓党员、带群众,筑起了严密可靠的抗“疫”防线。 一是促班子确保组织得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的指示要求,中央在第一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会议召开三天后,立即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等文件,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党中央要求,迅速转入战时状态,从春节休假模式切换到工作状态,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精准发力,有力担起了党中央赋予的重大责任,为夺取抗“疫”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抓党员支撑组织有力。抗“疫”斗争以来,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广泛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努力争当先进模范,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抗“疫”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高效组织党员干部,无疑给广大人民群众树起了榜样标杆,为夺取抗“疫”胜利提供了骨干力量。 三是带群众拓展组织效力。群众组织力不仅体现在有效组织普通党员干部和群众党员,更在于组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抗“疫”斗争以来,各级党组织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通过多种措施、多种渠道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抗“疫”,以务实创新思路确保组织群众效力实现无“空白”、无“盲区”、无“死角”。 四、高效凝聚抗“疫”力量——彰显卓越社会号召力 社会号召力集中体现在党对社会各个阶层、各类群体、各方力量的影响力、凝聚力、动员力和引导力上。抗“疫”斗争以来,党中央通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赢得举国上下信赖和支持、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赢得多方感动和支持、通过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 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赢得举国上下信赖和支持。抗“疫”斗争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时间发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号召,定下了抗“疫”总方针、总基调、总原则,促进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出力的良性循环高效形成。 二是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赢得多方感动和支持。针对全民抗“疫”需要全社会支持的客观现实,全国范围内快速形成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的场面,汇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磅礴伟力。 三是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抗“疫”斗争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特点规律,展开了一系列务实外交和对外宣传,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广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既及时向世界介绍中国政府“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又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必胜信念。这些重要论述和快速行动对全世界达成共同抗“疫”认识、营造国际社会携手战“疫”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抗“疫”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指引力。政治领导力指明了抗“疫”斗争正确前进方向;思想引领力提供了抗“疫”斗争强大精神力量;群众组织力夯实了抗“疫”斗争关键人本基础;社会动员力营造了抗“疫”斗争正向有利环境。正是这四种能力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直接推动了抗“疫”斗争不断走向深入、向着全面胜利目标不断迈进。 (周新民 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创立者) 来源:人民论坛
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的价值逻辑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精准施策,对疫情展开全方位的防控。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防控措施中,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权、信息知情权和防控参与权作为头等大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疫情防控价值逻辑。 把捍卫人民的生命权作为疫情防控的“头等大事” 医疗保障举措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疫情爆发后,面对医疗物资设施的紧迫局面,党中央精准施策,多种途径保障患者的生命得到及时救治。一是医疗设施快速建设供应疫情防控。面对井喷式增长的确诊患者,以超越常规的速度,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方舱医院,投入使用,迅速扭转了“一床难求”的局面,由“人等床”转变为“床等人”,实现了患者的及时收治。二是国家积聚强大的医护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全国共有4万多医护人员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有1万多重症专业医护人员参与此次疫情的重症救治工作,占全国重症医护人员的近10%。三是国家调配大量的医疗物资投入疫情防控。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类医疗物资向武汉、黄冈、孝感等地快速集中,供应疫情防控。 联防联控机制使人民与病毒实现有效隔离。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疫情防控以“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原则,实现省际联防联控、城乡联防联控。1月23日起,全国共有10余个省份启动一级响应机制。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于1月23日封城,城市交通、城际交通全部停运,切断了人的流动,就彻底切断了病毒的传播扩散。湖北各地级城市、县级城市也先后封城,这就彻底切断了病毒向省外流动的途径。浙江、广东、河南等省份也通过切断“人流”的方法进行疫情防控,先后停止或部分停止省内或省际交通。经过长达1个多月的“居家隔离”、“居家抗疫”,病毒被“活活饿死”,实现了人民与病毒的有效隔离,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生活保障措施确保人民生活物资充足供应。国家调配全国资源,确保疫区生活物资保障。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行动,制定应急生活物资保障方案,从全国各地调取生活物资运往湖北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在配送方面,各地政府部门通过协调公共资源与社会资源,迅速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把人民所需的生活物资实时供应到各超市、集中采买点或者居民区。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形成了国家政策支持和集中调配、各地构建流畅的物流运输网络、各大超市和集中采买点负责储备供应、集中送货上门和居民自行采购相结合的人民生活物资保障体系,消除了疫情防控人民生活物资的后顾之忧。 把保障人民的知情权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因素” 疫情信息实时发布。疫情防控一方面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要及时发布疫情相关信息,让老百姓及时了解真实信息。一是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每天召开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国疫情防控最新信息。各省市也定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疫情最新信息。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为例,截至3月中旬,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共召开40多场新闻发布会,实时公布最新的疫情信息。二是通过网络载体实时公布信息。各地通过官微发布疫情实时信息。新浪网、百度等网络平台,通过实时收集全国信息汇总公布的方式,向人们公布全国疫情防控的各项信息。网络上的“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播报”,可查找每个省市的具体情况,也可以浏览各地的最新疫情资讯,还可以查阅自己所住社区、所乘交通工具的疫情情况等。 及时辟谣各种疫情谣言。在疫情产生海量信息充斥网络、媒体时,各种关于疫情的谣言信息也不断以各种方式和渠道传播。疫情谣言不仅扰乱社会秩序,给人们带来恐慌情绪;还会误导公众,让人们对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产生错误想法,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防止谣言信息误导公众,各大“官微”联合开展疫情辟谣工作,使人们及时获取准确有效的疫情信息。人民日报官微针对疫情谣言,定期展开辟谣工作。比如,针对“熏醋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等,及时进行辟谣,让人们正确的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方式方法。伴随着疫情的发展,各种谣言信息不时出来“捣乱”,扰乱人们的视线,打乱疫情防控工作秩序。但是,在各级政府和媒体的努力下,面对各种谣言,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了辟谣,确保真实信息、有效信息实时传递给人们,使人们对疫情发展、疫情防控的相关动态有全面了解,利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也利于疫情防控时期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有序进行。 把激发人民的参与权作为疫情防控的“内生动力” 疫情防控取得胜利,最根本的是要以人民为主体,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个层面的工作。 积极动员人民投身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中,除了发动广大医护人员投身抗疫一线,还要动员其他行业工作人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等方舱医院建设过程中,广大建设者夜以继日,坚持24小时施工,创造出中国制造的“时间奇迹”。在武汉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物流工作人员、超市工作人员、公交车司机、私家车主等积极行动,以组织或自组织的方式,投入到基本生活物资的运输、配送、分配过程中,每天把上万吨的蔬菜、水果、米面、肉类等生活物资运送到千家万户,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物资充足供应。还有数以万计的志愿者自愿参与疫情防控,在社区、超市、农村、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志愿者参与到量体温、检查证件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实了疫情防控一线力量,确保疫情防控顺利、有序开展。 积极动员人民配合疫情防控。疫情防控一方面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直接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国家和各地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以自身行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各地政府通过政策宣传、新闻报道、网络推送等多种方式,把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传送给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尽快了解疫情防控要求,遵守各项规定。比如,尽量待着家里、不参与集体活动等。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影响国家号召,在“宅家”的同时,创作出“宅家”的小视频、网络漫画、网络段子等,号召、提醒、教育人们,把“宅家”作为配合疫情防控的“标准动作”,喊出了“宅家就是为国家作贡献”的抗疫口号。 (作者:王海建,华东师范大学讲师) 来源:人民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