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6|回复: 0

连载11《北大荒十年》知青往事150篇(一)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2-15 14: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寿义   老知青家园   2019-07-03

      往事21  饭盆的故事


      在我专门收藏上山下乡物品的箱子里,有一只饭盆。这只饭盆还是当年我带下乡的,返城时我又把它带回了上海,足可想见我对“饭碗”的重视。


      这是一只搪瓷饭盆,白色的,盆口有一圈蓝色的边。


      在农场时我和荒友“搭伙”吃饭,饭票放在一起,轮流上食堂打饭。当时的农场都是这样,形式以三三两两的“互助组”最多,过着“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初级共产主义生活。五六个人的“高级社”较少,因为人多嘴杂;搞单干的“个体户”好像也少见,那会给人一种“隔路”的感觉—— 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


      上海知青上食堂打饭通常都拿一只钢精锅,再加一只饭盆。钢精锅里打两三只炒菜,饭盆堆六七个馒头:饭盆里放两只馒头已经和饭盆平齐一般高,第二层可以放四只馒头,最上一层还可以放两个馒头,叠罗汉似的。锅盖反过来盖在锅上,饭盆放在锅盖上,就这么端回宿舍。


      钢精锅放在炕上,我们就坐在炕沿上共进晚餐。馒头抓在手,吃菜用勺。当时有一种勺,前端像半个乒乓球似的,直径比乒乓球还大一些,荒友都管那勺叫“饿狼勺”。那家伙蝎虎!伸进菜里一擓(kuai,第三声),肉片就全给擓走了!


      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不用带饭盆,食堂送饭的时候会带上饭盆。


      大约是 1975 年,配合着宿舍的“改貌”,食堂也“改貌”了。食堂连夜打了桌凳、搁置饭盆的架子—— 吃饭一律上食堂!


      连队统一购置了饭盆,编了号,一人一个号。搁置饭盆的架子非常像一种简易博古架,横平竖直,一个空正好放一个饭盆。每个空也编了号,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一对应。


      起先还行,食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统一在食堂吃饭,还真给了我们一种“下馆子”的错觉。


      然而好景不长。一是成天冻菜汤,窝窝头,在“馆子”里吃那玩意儿是不是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有点太“摆谱”了?二是食堂也有打牙祭的时候,炒菜一和猪肉沾亲带故,看吧,一到饭点,那食堂几个卖饭小窗口外挤满了吵吵巴火的知青。知青早就闻到了猪肉的香味,眼都绿了,真正成了“饿狼”。窗口一开,伸进去无数的拿饭盆的手,争先恐后。


      这时候的首要任务是买到炒菜,有人买菜心切,没仔细看就把别人的饭盆拿下来了,有人拿下自己的饭盆才发现饭盆忘了洗,急中生智,顺手就抄起旁边女同胞干净的饭盆……,食堂里大呼小叫,夹杂着吵闹声,乱套了!


      此后有人开始吃完饭不洗饭盆,等下次买饭时再洗,以确保自己的饭盆不会被人抢先拿走,洗饭盆成了每顿饭前才做的功课,架子上的饭盆越来越少。


      食堂的“改貌”成了“百日维新”,只红火了几个月,接着就 —— 黄了。


      一切又回到了以前,我们的钢精锅、饭盆重出江湖。


      在农场的十年风风雨雨中,我的饭盆有几处磕掉了瓷,这让我心疼不已。偶尔翻箱倒柜,我总会拿餐巾纸仔仔细细地擦拭几
遍……


      往事22  


      南方人种稻吃米(饭),花色品种比较单调:稀的是粥,干的是饭,加上糯米,还可以包粽子,除此之外,好象再也翻不出什么花色来。


      北大荒盛产小麦。麦收季节,地里到处都是金黄色的麦田,微风吹过,漾起一波一波的麦浪。火红色的东方红拖拉机牵引着“康拜因”,就像战舰劈波斩浪在大海一样。


      北方人种麦吃面,花色品种就多了去了!


      我们在北大荒吃的最多的是馒头。还记得我被批准去黑龙江还未出发的时候,母亲就一直念叨、担忧:“听说黑龙江是吃馒头的,馒头能吃饱吗?唉!”说着说着就转过脸去了。


      北大荒的馒头是那么的好吃,尤其是刚出笼屉的馒头,又香又甜又白又暄。我在北大荒曾经有过一顿吃二两一只的馒头六个、另加两份菜的记录,喉咙口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小手往肚子里紧划拉,欲罢不能。实际上还没敢撒开了吃,囊中羞涩,八九分饱就见好就收了。真要急头白脸的吃,我估计还得再来两个馒头一份菜,足可以想见当年田间地头的劳动强度和年轻是多么能吃!


      连队食堂也会在主食上翻翻花样。


      简单一点的就是花卷、比馒头多了一些葱花,工艺也稍稍复杂一些。常有荒友打趣道:花卷的模样特别像那老牛拉在大道上的干牛屎。


      复杂一些的就数包子。其中连队的包子分菜包子和肉包子。菜包子又有芹菜馅儿的和西葫芦馅儿的,可能还有其它馅儿的。包子很受知青欢迎,每逢食堂有包子,我们的饭量都见长。


      有女知青姓蔡,因喜吃菜包子而不幸得了绰号“蔡包子”。有一回食堂又卖菜包子,“蔡包子”兴冲冲地赶早买了好些菜包子往宿舍走。一路上迎面碰到的男知青都问她:


      “食堂吃嘛?”

      “包子!”

      男知青一听有门儿,坏笑着问:

      “嘛包子?”

      “菜包子!”


      在接连回答了好几拨人的提问后,“蔡包子”回过味儿来了,羞红了脸骂道:“缺大德!”


      肉包子又分猪肉馅儿的和牛肉馅儿的,通常要逢年过节或“大会战”才有。1毛钱 1 个。每逢有肉包子,男知青一般都是先来四个吃起来杀杀馋再说。


      我记得食堂还做过放糖的包子,但天津和哈尔滨的知青不爱吃。奇怪的是糖三角倒没听到过有什么人反对。


      曾经在食堂工作的荒友告诉我,食堂还做过饼,有时候饼中间还放上馅。对此我真有点记忆不清了。


      食堂冬天会包饺子,这是北方逢年过节、待客的最隆重礼节。


      如果有个头疼脑热的,医生给开病假条,不光可以休息,食堂还会给做病号饭—— 面条。只要不是起不来炕的大病,那偶染小恙、贵体欠安甚至成了令人羡慕的事儿。


      北大荒的面食和杂粮养育了我们,在当年那么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我们都健健壮壮的,特别的扛造,我的脸颊上甚至常年都有两块褪不去的红晕,直到回到上海依然都有。


      但我这副模样可不受上海人待见 —— 一看就是土了叭唧的“乡下人”!


(未完待续)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4 04:47 , Processed in 0.0366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