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9|回复: 0

你真的会吃素吗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9-11-25 16: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11月25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对于生在拥有悠久农业文明国度的中国人来说,对植物性食物的偏爱,几乎根植于每一个人的灵魂中。资料图片

      ■田书雨

      现代社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食素行列,一些与素食有关的节日也应运而生,比如每年今天的“国际素食日”,世界各地许多屠宰场会停宰,餐厅供应全素食品。

      事实上,食素的传统古已有之,却在日渐流行中出现过许多误区。那么,食素的历史从何而来?东西方素食文化有何不同?怎样才能规避误区,科学食素?

      素食主义者人数剧增

      当我们在谈论素食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当下最流行的,莫过于将其等同于源自西方的素食主义(Vegetarianism)。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被称为素食主义者,这些人不食用来自动物身上各部分所制成的食物,包括动物油、动物胶。世界各国或不同文化下的素食主义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义者可食用蜂蜜、奶类和蛋类,有些则否。

      素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素食理念则最早源自古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传统,而素食者的概念被人们广为使用则是在1847年以后。

      自17世纪起,素食主义开始在英国发展起来,拒绝肉食的团体越来越多。托马斯·特隆是17世纪著名的素食主义倡导者,他主张完全弃绝以“动物同伴的肉体”为食。到18世纪,由于经济、伦理和营养学等方面的原因,素食主义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一些医生开始建议他们的病人食用素食以利于疾病的治疗。此时,几乎所有现代的素食主义论题都已经开始讨论,包括农业资源的浪费等。

      素食主义运动正式诞生于1809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当时,有一些教会成员一起发誓禁食酒肉。1847年,这个团体脱离了教会并成立了素食者协会。到19世纪末,素食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各国都成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素食者协会。1908年,世界性的国际素食者联盟诞生。

      进入21世纪后,素食主义者的人数剧增。根据美国素食者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素食者在2%至8%之间,德国素食者为74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4%,英国素食者的人口比例也高达7%,荷兰是4.4%,而意大利某些地区的素食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0%至18%。印度是世界上素食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约40%的人,即约4亿人食素。

      如果说过去人们食素更多是出于宗教信仰,那么现代人则是出于环保意识,或为了保护动物的权利和维护自身的健康。他们把素食运动和野蛮的、不尊重生命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是在通过食素的方式唤起公众意识的觉醒。统计资料表明,食素人中44%出于生态道德和动物的人格化,22%为健康因素,9%是出于对食物成分的担心。

      “做加法”的中国素食文化

      几年前,《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组报道曾试图寻找塑造中国素食文化之路的那些经典食材:菌菇、竹笋、豆腐、芋薯,还有与它们密不可分的五谷菜蔬,考察它们在当下的处境和遭遇。报道发现,欧洲历史上以畜牧业为主的食物生产方式,使得肉和奶在西方人的饮食中占有决定性地位。但对于生在拥有悠久农业文明国度的中国人来说,对植物性食物的偏爱,几乎根植于每一个人的灵魂中,已属本能。

      《说文解字》里,素的意思是白致缯,洁白而精致的丝织物。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越深,越会发现,对于简淡中见绚烂的中国素食来说,这或许是最为贴切的一个比喻。

      中国人的茹素,没有西方素食主义那样严格机械的划分标准:蛋素食主义、奶素食主义、纯素食主义、食果实主义……中国的素食文化现实地一直在做加法,它糅合了道家的清淡养生,儒家的修身养性,佛家的慈悲不杀,还有对世俗口味的理解包容,由此形成了中国素食中最具特色的一条道路。

      中国的素食文化,也从来都不是单调、乏味、严苛的。在对植物性食材的运用上,中国人的花样百出一直令西方人惊叹。《西游记》第一百回,列出了一个素菜单:“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这些纷繁食材的错综变化,是令中国素食出神入化的根基。

      追溯中国素食的演进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素食文化最兴盛之时,皆在盛世,而这并非巧合。

      所谓“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盛世不仅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令更多的人可以从劳碌奔波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更为精致、优美的生活方式——素食,便是其中一种。另外,古代盛世也容易催生骄奢淫逸,在这时往往就会有一些士大夫站出来,倡导一种内省式的“素”。在这种意义上,“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饮馔之道,而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永续共处的思考。林洪的《山家清供》,陈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李渔的《闲情偶寄》,薛宝辰的《素食说略》,都是这种思想的集萃。

      食素之误

      正如之前许多曾经流行过的生活风尚一样,食素也存在不少误区。

      目前,世界上的纯素食者人数越来越多。素食者只是不吃肉不吃鱼,而纯素食者即严格的素食主义者(Vegetarian),他们不食用所有由动物制成的食品,包括蛋、奶、奶酪和蜂蜜;在生活层面,一个纯素食者也不会购买含动物成分的产品,如化妆品、皮毛制成的衣服等。

      然而,这样的饮食结构却潜藏着许多“雷区”。比如,纯素食者容易缺乏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骨质健康非常重要。为了在饮食中摄取维生素D,许多纯素食者依赖加工食品如豆奶、米浆、有机橙汁和早餐谷片等,或者直接吃维生素D补充剂。

      牛奶是人们摄取碘的主要来源,纯素食者饮用牛奶替代品,如杏仁奶,但其含碘量非常低,需要直接吃碘补充剂。另一个问题是维生素B12。纯素食者吃的种子、坚果或蔬菜里几乎没有维生素B12,所以他们必须吃加工食品如早餐谷片来补充。

      从这个意义来说,素食不等于只吃蔬菜水果,因为水果和蔬菜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营养学家建议,纯素食者要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同时要以全谷物或高纤维淀粉质食物为主食。此外,植物蛋白来源也应该多样化,包括豆类、豆腐、坚果和种子、乳制品替代品、不饱和脂肪以及菜籽油、橄榄油等。

      为健康而转向素食是有道理的。日前公布的一项大型研究报告称,食素能极大降低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研究者们认为,素食者比非素食者患癌的风险低21%。

      不过,令那些为健康而转向食素的人略微失望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纯素食者或素食者罹患心脏疾病和癌症的概率较低,但总体死亡率并没有差别。换句话说,纯素食者或半素食者也许可以活得更健康,但并不会更长寿。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碳排放,一些人开始转向素食。但这也不全是好事,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牧民,将因为农牧产品需求的减少而损失惨重。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3 09:10 , Processed in 0.0369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