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6|回复: 0

画桥杨柳外酒旗杏花前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9-3-13 17: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03月13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浙江嘉善西塘镇一家黄酒厂的传统酿造工艺生产线。 视觉中国供图

      《嘉善史志》编辑 杨越岷

      嘉善素有“吴根越角”之称,由于吴、越两地的文化在此交融,因而形成了边陲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例如,娶嫁风俗、节令风俗、造屋风俗和乔迁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大多与酒联系在一起。从嘉善的酒风俗,可见江南一带的酒风俗。

      旧时,在嘉善农村家酿酒很普遍。家酿酒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杜做酒”,但到了文人墨客的嘴边,就变成了“村酒”。“冬令酿酒”是嘉善的一大习俗。然而,家酿酒一般都是自喝或者馈赠亲朋好友的,很少拿到街市上去买卖。

      嘉善人的一生大多与“酒”字相伴:小孩满月要办“满月酒”,考取大学要办“谢师酒”,学生意要办“拜师酒”,学徒生涯结束又要办“满师酒”,结婚登记自然要办酒席“喝喜酒”,一般人到50岁“祝寿酒”也必不可少……

      在嘉善的风俗习惯中,最有趣味的莫过于婚俗。“会亲酒”,是结婚的“前奏曲”,也就是举行订婚仪式所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此后不得随意退婚、赖婚。从法律上讲,男女双方登记结婚了,就是合法夫妻,而按照过去的老规矩,吃过“喜酒”后,才算完婚。在婚俗中,许多成分均属于酒俗范畴。例如,婚礼上的交擘酒(也叫“交杯酒”),古时又称为“合卺”。而“回门酒”,则是婚后“回门”习俗的一个内容。一般是在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都要回娘家去探望长辈。娘家就要设酒宴,款待女儿和新姑爷。除了婚育寿丧习俗离不开酒,岁时节令,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更少不了酒。例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便平时不怎么喝酒的人,但在吃“年夜饭”时,酒是必不可少的。

      酒风俗之外,还有江南井市的酒帘值得一提。

      旧时,嘉善西塘民间均有酿酒习俗,且多酒家。“莫问阿侬家远近,酒帘低处绿云遮”,这是乡贤顾福仁在《城南樵唱》中,对镇南酒家的描述。杨维桢在650多年前写的《陶庄》一诗中,也有“渔鼓画桥杨柳外,酒旗茅店杏花前”的句子,描绘了元至正年间嘉善陶庄集市的风貌。

      那么,古人在诗词中屡屡提到的“酒帘”和“酒旗”,到底是什么呢?酒旗是一种最古老的广告形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招牌、灯箱或霓虹灯之类。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杆,扯上酒旗,让其随风飘展,以达到招徕顾客之目的。酒旗的升降也是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的标志。早晨起来,开始营业,有酒可卖,便高悬酒旗;若无酒可售,就收下酒旗。

      古镇西塘酒肆很多,门口挂酒幌,一种黄颜色的旗子,上书一个斗大的“酒”字。这是别处未必有的风情。笔者曾在互联网上做过调查,发现到过西塘的网友,普遍对“嘉善黄酒”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在许多人发的帖子上,几乎都提到了镇上幽雅的环境和古风犹存的酒帘。确实,“水乡景致”和“黄酒”之外,高挑的酒帘子更是酒乡酒市的一道美丽风景。

      江南人还有制造药酒以及药浸酒的习惯。

      古时候,人们在酿酒时常常杂以香料或草药,以增加酒的色味。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诸如椒酒、柏酒、桂酒和菊花酒等以配料命名的酒。后来,考虑到如何增加酒的保健功能和营养价值,人们又在酿制过程中加入了少量天然滋补品或补益类中药材。江南民间除了有“药浸酒”的习惯外,还有以酒煎煮滋补品一说。最为典型的是“冬令进补”,人们熬阿胶先要用黄酒将敲碎的阿胶片浸透,然后以文火煎熬至膏状。黄酒不但能去动物类中药中的腥、臊、膻等异味,而且能增强药效。

      我家住古镇西塘时,市梢头有一位以捕鱼为生的雷姓老人,向我推荐过一张治疗“腰酸背疼”的土方子:“冬至”夜里,以胡桃肉、桂圆肉和少量红糖,加上若干黄酒,煮沸,然后趁温热将酒喝了,再睡觉至次日天明。在下乡插队时,曾将此方推荐给了许多农民朋友。后随访,均称奏效。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6-26 15:23 , Processed in 0.0294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