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热闹的不只有楼下噼里啪啦作响的鞭炮声,家家洋溢着的喜庆笑声,还有各路亲戚的嘘寒问暖声。在这片温暖的声音中,有一种声音显得尤为“刺耳”——催婚。
前两天,“95后成被催婚对象”上了微博热搜,不幸的是,我也是其中一员。不管你是20出头,还是30岁好几,只要是单身?催婚大军的目光早已锁定你。
被催婚估计是当下年轻人最头疼的事了,而其中,来自温州的年轻人尤甚。进入社会是道泾渭分明的标准线,一旦有了工作,就意味着结婚已经可以提上日程。因此,父母对催婚一事分外上心,亲戚朋友也会关心孩子的人生进程。“有对象吗?”“相亲否?”“什么时候结婚?”基本上催婚是标配。
年前,我陪表姐去茶座喝茶聊天。茶座热闹非凡,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身边陪伴着一位皱着眉头的阿姨或叔叔。表姐悄悄说,肯定父母带出来相亲的,媒婆牵线,两家人见一面。对于那些心烦儿女没对象的父母,每逢过年前几天,外出求学、工作、漂泊在外的游子归家,可不就是相亲的好机会吗?也是搜寻本地适婚对象的好机会。
顺便一提,温州最为出名的除了富裕的温商,还有“只娶(嫁)本地人”的婚配习惯。常常有朋友问,你们那儿找对象真的只找本地人吗?我笑笑说,现在不一定,看家庭。实际上,婚配这件事,优先选择本地人是很多地区的习惯。对于温州人而言,之所以爱找本地人,一是方言沟通顺利;二是温州地方小,对对方家庭知根知底。三是温州人重亲情,儿女在身边,万事都能搭把手。
我的好友小田,96年生人,在读研究生,今年回家也遭遇了催婚大军的突袭。这让我意识到,多少父母摩拳擦掌,准备充分,预谋相亲,只待过年孩子回家那一刻,打他个措手不及。
由于在同龄亲友中,我算是“忙内”(最小的),看过好几个哥哥姐姐遭遇催婚事变,看多了,也就看透了催婚套路。回家前,我掐指一算,今年也许会成为目标,提前准备好了应对策略:
没对象,我还小,哥哥姐姐还单身。
没相亲,我不急,姻缘自有天注定。
从前的快乐来自于和小伙伴一起燃放的爆竹和烟花,来自于长辈发的压岁钱,来自于棒棒糖和旺仔牛奶,现在,我们尝到了人生些许的滋味,偶有焦虑,偶有烦恼。越是长大,越是难开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叹过年不再开心。
我走出了家乡,遇见了许多人,知道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千百种,婚姻不一定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而我仍身处家乡的父母不以为然,就像他们经历的那样,认为结婚生子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他们只是挥起自己的小鞭子,鞭策孩子继续向前而已。为了孩子好,是所有父母的初衷。因此,遇见催婚不必慌张,翻翻《孙子兵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更重要的是,珍惜与亲朋好友难得的相聚、与父母欢聚的时光,吃个团圆饭,呵护住自己的开心,守护好渐渐变淡的年味儿。
徐琪
中国新闻 >> 返乡日志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