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悬反腐利剑,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过,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11日就刊文指出,虽然这些人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政治生态“破坏容易修复难”,其“恶劣影响”不可能自然而然就消除。
当前,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已经进入巡视整改阶段。之前巡视反馈指出,辽宁“消除薄熙来、王珉恶劣影响不彻底”。对此,《中国纪检监察报》上述文章强调,肃清“恶劣影响”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坚决彻底完成。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巡视整改阶段,辽宁省从省一级机关部门到基层单位已密集召开会议消除薄熙来、王珉恶劣影响。
而辽宁官方媒体东北新闻网8月17日刊发了作者署名为“倚池阑愁”的文章《热闹与伪装》,从普通民众的视角揭露批判了薄熙来政治野心、邀约民心的卑劣行为。 这篇文章指出,反观薄熙来主政过的地方,总是会留下一番热闹好看。“熙来草”、轻轨、服装节、足球、唱红打黑……着实博人眼球,也着实给人一种“能干事”的印象,但却又让人觉得不那么可靠,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文章认为,懂得如何取悦他的市民,也许正是薄的聪明之处:喜欢玩,就修一条通往旅游区的轻轨,即使这笔投资无法做到效益最大化;喜欢穿,就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办服装节,即使本地一些服装厂沦为代工后无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喜欢红歌与广场舞,就搞个唱红打黑,即使他本人的红与黑并不那么清清楚楚泾渭分明……
“一切为了政绩,为了面子,为了收买人心,为了飞黄腾达,薄不会承认这些,但尾巴早晚是要露出来的。”文章指出,“当年靠权力扶植起来的企业风光不再,以私利为纽带缔结的联盟也土崩瓦解,曾经的得力干将摇身一变成为自己的掘墓人……权力的游戏者终被游戏终结,闹剧的制造者终在闹剧中退场,妄想成为英雄的伪装者终被撕下面具。”
以下为《热闹与伪装》全文:
第一次听说薄熙来是在广播里。
那是1999年,我随部队在天津执行任务,为期半年。有些日子,同宿舍的战友晚上睡觉前会打开收音机,收听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某个频道每晚连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这篇由某著名作家捉刀的报告文学,讲述了薄熙来在大连的一系列“显著政绩”,譬如大搞绿化种下“熙来草”,发展交通建起轻轨,等等。文中的薄熙来,顶着各种压力阻力,把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城市建设,打造“渤海明珠”“北方香港”“浪漫之都”,使大连迅速成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俨然是一个锐意创新的改革家和实干家,散发着政治明星特有的光芒。
这篇报告文学令我一直觉得有点怪异——那些年,除了央级媒体对孔繁森的报道,我还没见过有媒体如此宣传一位在任的市长。当时有几位在大连工作的战友议论说,这位薄市长一贯爱出风头,可能是升官心切,在给自己造舆论吧!
后来的几年,这位当初的薄市长果然步步高升,从辽宁省长到商务部长再到重庆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高歌猛进的一路上政事家事都引人注目,不失“爱出风头”的本色,正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直到一场轰轰烈烈的“唱红打黑”大戏落幕之后,老婆杀人逼走当初的得力干将,以至东窗事发,终于“眼看他楼坍了”。
反观薄熙来主政过的地方,总是会留下一番热闹好看。“熙来草”、轻轨、服装节、足球、唱红打黑……着实博人眼球,也着实给人一种“能干事”的印象,但却又让人觉得不那么可靠,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譬如斥巨资铺设的轻轨,从大连市中心一直延伸到金石滩旅游区,看似方便快捷,却无法缓解城市堵车之痛,直到十几年后大连市不得不再拿出巨额资金修建地铁,以解燃眉之急——倘若当年直接把修轻轨的钱用作修地铁,又何必后来全城拥堵为地铁工程让路?而据说当年在轻轨与地铁之间,正是薄毅然决然选择了前者,因为“高大上”。
懂得如何取悦他的市民,也许正是薄的聪明之处:喜欢玩,就修一条通往旅游区的轻轨,即使这笔投资无法做到效益最大化;喜欢穿,就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办服装节,即使本地一些服装厂沦为代工后无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喜欢红歌与广场舞,就搞个唱红打黑,即使他本人的红与黑并不那么清清楚楚泾渭分明……
一切为了政绩,为了面子,为了收买人心,为了飞黄腾达,薄不会承认这些,但尾巴早晚是要露出来的。热闹之后,留下的后遗症与烂摊子总要有人收拾,各种隐藏着的重担也终由不明就里的百姓于不知不觉间承担。当年靠权力扶植起来的企业风光不再,以私利为纽带缔结的联盟也土崩瓦解,曾经的得力干将摇身一变成为自己的掘墓人……权力的游戏者终被游戏终结,闹剧的制造者终在闹剧中退场,妄想成为英雄的伪装者终被撕下面具。
随着薄熙来从东窗事发到锒铛入狱,他掀起的热闹,已被证明是彻彻底底的伪装,他的思维模式与办事方式,也必将在被唾弃中化为历史的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