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6 新京报
准确来说,不是经济压力大让城里人不想养孩子,而是观念变了。
日前,陕西省统计局发布了《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报告》提出了关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其中包括"适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这应该是官方报告首次提出该建议。
无独有偶,近日,最新一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杂志《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上刊登的署名文章《全面放开生育刻不容缓》,似乎从官方层面上透露出生育政策可能再次调整的某些信号。
目前,中国是人口出生率略低的国家。不愿意生孩子,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几乎所有国家伴随着经济发展,都会出现生育率下降的情况。城市化水平越高,生育率就越低,全世界大型城市几乎没有人口自然增长的能力。人口学家早就指出,城市化是最有效的避孕药。
城市化为何拉低人口出生率呢?人口学家经常讨论,他们首先要面对一个普遍的公众认知:城里人不愿生孩子,是因为经济压力太大。
这是不是真相?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收入和储蓄状况,比小城市和农村强得多。即便多生养一个孩子,生活水平也不至于跌落到过不下去。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之高,远非几十年前可比,然而生育率却一跌再跌。
很多人都听过长辈念叨:当年如何如何辛苦,还不是把几个孩子养大?现在收入那么高,怎么连个孩子都养不起?这时,年轻人通常会说:你们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哪能一样?没错,现在和以前不一样。经济条件变好,但观念全变了。因此,准确地说,不是经济压力大让人不想养孩子,而是观念已变,人们不再接受以往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大批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都将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享受中,结婚年龄越来越迟。而晚婚晚育是减少人口数量的重要措施。倘若几代人都晚婚晚育,把时间轴拉长到一百年,就整整少生一代人,这是相当庞大的数字。
同样是生育意愿下降,表现在女性身上可能更明显。由于生理特性不同,女性比男性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在生育这件事上。在男女平等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渴望享受生活,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而生育则被视为一种牺牲。丁克文化在大城市流行,这也拉低了生育率。
和男性相比,女性生育期很短,倘若三十多岁开始生育,即便未来想要生育,生理特性也决定了不可能多生。中国女性的头胎平均生育年龄超过29岁,一线城市则超过30岁。当大量女性三十多岁开始生育,生育率注定不会很高。
在传统社会,养育成本低,教育投入少。人本身就是目的,至于未来"成才"与否,倒不太重要。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儿童长到十几岁就能自养,并能极大改善家庭状况。因此,传统社会养孩子的收益很高。
而在现代社会,观念发生了剧变。出于朴素的平等需求以及对孩子的责任心,父母不再接受"低水平养育",而转向精养模式。精养模式像一个黑洞,吞噬了父母几乎所有资源,而孩子的成才率,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而养儿防老,更是被广泛批评的观念。
现代观念的洪流下,支撑生育意愿的,唯有"爱"这项冲动。在生孩子的事情上,绝大多数人又是理性的。在生活水平这么高,政府福利如此完善的情况下,不生孩子反倒变成了明智之举。
因此,找准了人们为何不愿意生育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或许可以打消人们的顾虑,比如,在税收、生育补贴、医疗等方面对有孩子的家庭倾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