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39|回复: 0

“共享护士”时代真的来了?上海专家:为时尚早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8-6-7 18: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6-7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选稿:刘辉


  近日,“共享护士”的理念在全国多个城市悄然兴起,陕西、山东、福建、江苏等地纷纷出现了用手机下单即可呼叫护士上门提供打针、输液、换药等服务的新现象。

  记者在手机程序市场中搜索了“护士”一词,诸如“医护到家”“V护到家”“金牌护士”等十余个主打护士上门服务的手机程序(App)映入眼帘。从2015年广东省珠海市率先推出“滴滴护士”模式后,医疗保健、居家养老等领域持续增长的巨大实际需求始终在呼唤网约护士的全面推行。不过,去年3月,上海市卫计委就曾明确表示,护士与网约平台签约涉嫌违规执业。

  “滴滴模式”是否能真正在医护行业健康成长?业内专家表示,全面推行网约护士或许为时尚早。

  费用比三甲医院高出近10倍,用户只图个“方便不折腾”

  先来看看“网约护士”究竟是如何操作的:打开某款App,首页出现“护士上门”“护士陪诊”“上门检验”三类主要服务,其中对“护士上门”的说明为“执业护士提供上门打针、输液服务”。点开后,有打针、输液、静脉采血、留置针输液、导尿、普通换药等14项家庭护理项目,几乎涵盖了护理人员在院内的“主营业务”。

  大众反响好不好?据此App热门服务数据显示,销量前3位的分别为输液、打针与静脉采血,销售量均超过一万人次。据外地媒体报道,不少服务都是子女为高龄父母购买的,“随着社会越来越老龄化,上门医疗护理也变成了刚需。”广州的陈先生是家中独子,虽然没有经济压力,但自己的小家和年迈的父母家相隔数个小时车程,“父亲高血压,母亲要定期换尿管,每次陪他们去医院,至少都要向公司请半天假。”陈先生说,为此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母亲预约了一次上门导尿护理,“导尿服务单次189元,比医院贵,但就图个方便不折腾。”

  打针单次139元、输液单次169元、普通换药单次139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艳介绍,在本市三甲公立医院,单次注射费为12元,导尿为20元。那么,这高出近10倍的定价从何而来?根据该网约护士平台客服电话,记者连线了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该定价为打包套餐价,即除了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包括了上门等时间和人力成本。不过,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各平台定价和优惠程度略有区别。

  上海明令叫停“滴滴护士”:平台资质、人员水准、定价等都待规范

  不过,虽然此类网约护士平台的业务范围包括全国大部分城市,但定位为“上海市”时,受到地域政策条件限制,有些会显示暂时无法预约业务。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卫计委副主任闻大翔,他介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此类网约护士平台几乎都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而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必须发生在医疗机构。”闻大翔指出,即便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本市也未准许护士上门进行居家静脉注射等医疗服务,“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未来会进一步探索此类诊疗行为范围的扩大,包括居家透析等,但前提是有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为此,去年市卫监部门联系相关平台进行了材料搜集,对涉及的护士开展了调查。

  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健康科技创新发展部科创项目管理员石瑛带来两个案例,“有共享护士上门后,被要求注射化疗药物。但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和损耗非常严重,若居家操作时药物不慎外漏至血管外,极容易造成静脉炎甚至局部组织坏死。且化疗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必须在化疗药物配置箱中冲配,这些条件是上门服务无法具备的;另一个案例是共享护士被要求注射医疗美容药物,且药品包装没有中文说明,根据《药品管理法》,此类未经批准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均为‘假药’,这就对共享护士的执业带来很大隐患。”

  中心副主任沙小苹也持谨慎态度。“目前不应急于推广共享护士模式,以免出现良莠不齐的人员引发负面社会影响。”她表示,若想要该模式走得更远,监管是首要因素,“医疗主管部门、工商部门、物价部门、执法部门等必须多管齐下,结合医护行业特点,尤其要借鉴其他共享经济行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前些日子,滴滴网约车平台发生的恶性事件撩拨着大众神经,“共享单车”在起步阶段,也曾面临诸多有关安全隐患的讨论。“因涉及到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共享护士更应加大监管强度。”中心健康科技创新发展部副主任何达说,民众开始愿意自付费购买医疗服务,本质是对医疗资源更加充分的利用,也客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护理人员总量严重不足,缺口达300万,因此即便有了共享护士平台,又有多少护士能做到精力满满地上任?这也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价格的高低反映需求的大小,因此卫生健康相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调研,一是对共享平台性质和资质进行评估,二是进行合理定价。”

  何以真正共享?呼唤均质服务的队伍与细化问责的规范

  沙小苹说,运用共享理念引导市场下的医养结合业态发展无可厚非,该模式集聚了民众(需方)、护理人员(供方)和医疗平台(社会机构)三方利益,也呼应了当今医疗资源紧张的社会需求。这一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又该如何真正稳步发展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方琼说,打造共享护士平台重在对流程的设计和梳理,“除了最基础的护士执业许可外,诸如药物安全核对护士、护士人生安全等,这些配套制度都必须加以完善。”杨艳告诉记者,在国外培训时她曾见过一种由中介平台主导的培训与执业模式,“即把有意向多点执业的护士聚集起来,进行严格的审查、考核与培训后,中介平台再与需方对接进行人员调配。我们若想做成这样的模式,第一需要统一护理人员水平,保障护理质量均质。这并非是在平台上传执业执照这么简单,是否有长期临床经验?专业背景如何?且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人员的情况也不同。”第二,她也提到契约关系与风险承担的问题,“发生纠纷时,共享护士的原单位是否需担责?共享平台如何履行监管、赔付?出现医疗行为外的伦理道德问题时如何问责?这都是需要逐一击破的问题。”

  闻大翔介绍,“互联网+”时代来临,民众的需求离不开“便捷”二字,为此上海也正在积极探索,如建设社区健康云基础医疗平台,将家庭护理及康复指导与社区医疗相结合,提供整体健康或疾病管理服务,通过整个医疗护理体系的建立来防范风险。同时,市卫计委也正在试点开展医务人员电子身份认证,为智慧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

  “可以说,不仅是大众期待规范有序的共享护士平台,护理人员也抱着同样积极的态度。”杨艳透露,不少护士也希望可以在空闲时间行有余力,“目前的院内收费的确难以体现她们的劳动价值与技术含量。”她提出,是否可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诸如中华护理学会等专业组织成立志愿者库,由各医疗机构推荐人员后,学会统一进行审查、考核,从而形成一支高标准、高素养的共享护士队伍,“不仅可满足一部分社会附加需求,也可在特殊时期支援有需求的其他医疗机构。”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3 13:47 , Processed in 0.0335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