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21|回复: 0

1978年的这次调研,邓小平动情地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对不起人民”(下)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3
发表于 2018-3-7 11: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8-3-7 11:38 编辑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学习时报 2018-03-07





    “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向何方去的关键抉择。邓小平1978年9月13日至20日在北方四省一市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的“北方谈话”,呼应了当时正在全国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崭新命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础。
 
 
    9月13日,邓小平访朝归来,但他并没有马上回京,而是按事先安排开始了在东北地区的调查研究。在8天的时间里,邓小平从辽宁到黑龙江、吉林,再到辽宁、河北、天津,针对我国工业建设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先后在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唐山、天津等地调查研究,发表重要谈话。这些谈话强调要以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作为我们搞现代化的出发点,号召全党破除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极大地促进了全党思想解放。 9月16日,邓小平在长春听取中共吉林省委汇报工作,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新论断,他认为全党当前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这次讲话给在场的人以很强烈的震撼。9月17日,他在沈阳听取中共辽宁省委负责人汇报工作时,一改往日的庄重严肃,动情地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在这次调研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全党工作中心转移的战略问题。9月17日下午,他在接见沈阳军区机关及师以上干部时明确提出,要在适当时候结束全国性的揭批“四人帮”运动。他说:“运动不能搞得时间过长,过长就厌倦了。”“究竟搞多久,你们研究。”这实际上提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抓纲治国”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主题。


    “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保持着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在设计现代化建设蓝图过程中一如既往、始终坚持,并且带有用数字来“算账”的鲜明特色。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即“小康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50美元,提高到20世纪末的1000美元,翻两番。这个目标是邓小平根据国内外材料作出的科学判断。但到底可行不可行,他要到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算算账”,调查一下实际可能性。
  

    1980年六七月间,邓小平专门到几个省做了一次调查研究。7月22日,他在赴郑州的途中说:“这次出来到几个省看看,最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1000美元,一个是选拔青年干部。”“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8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们河南地处中原,你们算账的数字是‘中原标准’‘中州标准’,有一定的代表性。”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的设想描绘了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宏伟蓝图。
  

    这个“小康水平”是个啥样子?具体标准是什么?能不能实现?带着这个问题,1983年春节前夕,邓小平到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沪地区再次进行调查研究。
  

    1983年2月6日,邓小平抵达苏州。第二天下午就在下榻的宾馆开门见山地向江苏省负责同志了解:“到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苏州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可能?”
  

    江苏的同志向邓小平详细汇报了近年来全省及苏州工农业生产情况,表示像苏州这样的地方,准备提前五年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翻两番”。
  

    邓小平急切地想知道,达到人均800美元的水平,社会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江苏的同志向邓小平具体汇报了6条: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不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
  

    邓小平为苏州人民取得的成绩兴奋不已。之后,邓小平又到杭州、上海等地调研。这次江、浙、沪三个星期的调查研究,坚定了邓小平对“翻两番”、实现小康目标的信心。回到北京后,他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介绍了调研时了解到的“小康水平”的社会状况和6条标准,高兴地说:“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
  

    之后,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70年的发展蓝图。1986年9月,他在会见一位外宾时幽默地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摆脱贫困,实现一个小康的社会。所谓小康社会,就是不富裕,但是日子好过。至于下一个世纪,那不是我的事了,我采取不介入态度,总不可能活到100岁嘛。但是,我们现在有权制定一个战略目标。到下个世纪,花30年到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个时候,才能说我们这个人口这么多、地方这么大的中国对人类作出了贡献。这才真正是为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做了准备,创造了条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部署。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这可以说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一次调查研究,他谆谆教诲各级干部:“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原标题:邓小平与调查研究 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编审)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4-6 03:17 , Processed in 0.0335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