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8-3-3 15:56 编辑
2018年03月03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首席记者 顾学文
书摘
周总理为他亲自下厨
周恩来的六伯父原名周贻良,后更名嵩尧,字峋芝,号薰士,晚号芝叟。在周恩来上一辈中,“以峋老为著名”。
周嵩尧在政治上较有远见,才干高人一筹,所以他在江北提督王士珍保荐下进京,经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仁寿殿集体召见面试,委为邮传部郎中掌路政司。
1914年,周嵩尧在袁世凯的大帅府办事处秘书任上时,曾经力主南北议和并一再为南北和平统一而奔走呼吁。
1920年,周嵩尧卸职回到淮安。1929年,携全家移居扬州。
“七七”事变后不久,扬州陷落,他的一些故友至交中有一部分人当了汉奸,由于他的才干和声望,日伪方面多次请其出山,要他为中日“亲善”效力。他愤而不应,坚持隐居。
而1946年当他得悉七侄周恩来率中共和谈代表团抵南京时,顿时喜出望外,到梅园与周恩来晤谈。后因时局维艰,和谈破裂,才又辗转北返扬州故里。
周嵩尧不仅为政清正廉洁,而且书法、诗词、文物收藏、鉴赏等水平也很高。建国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周嵩尧曾将自己收藏几十年、传世二百余年的清初王云的一本山水画册捐献给国家,期望变卖后买飞机、大炮以打击侵略者,后因当时尚无文物商店,辗转数月又退还给他。1953年他临终前又将20多件古董遗赠给侄儿周恩来。周恩来临终前,又遗言将这批古文物全部赠送给故宫博物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成立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为符定一,他曾是毛泽东的老师。文史馆聘请了一些曾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担任过要职的政界人士和一些社会名流。如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 国民党元老、毛泽东的世交章士钊;大画家齐白石等。这些老人在历史上曾为国家为民族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解放前夕,他们又坚持留在大陆,表示拥护新的共产党政权。1951年6月,周嵩尧由政务院常务副秘书长齐燕铭推荐,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被正式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周恩来在安排聘用周嵩尧这一工作前曾对他说:“你一生做了两件好事,人民不应该忘记:第一,你在江苏督军李纯秘书长的任上平息了江、浙两省的一场军阀战争,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了战火的涂炭; 第二,袁世凯称帝时,你没有跟他走,这是政治上很有远见的做法。现在人民当家做主了,应该考虑你为人民做点事。”
那么周恩来说的周嵩尧做的“两件好事”是怎么回事呢?
那还是民国初年,中华大地军阀割据,各霸一方。天津的李纯仰慕周嵩尧的才干,在江西督军任上就聘请了周嵩尧做他的秘书长。李纯移督江苏后又继续聘用周嵩尧。这时,曾任李纯的参谋长、后任陆军第六师师长的齐燮元被浙江督军卢永祥逐出浙江,再次投到李纯麾下。李纯靠这一文一武的“左膀右臂”辅佐,加之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达地区,真所谓兵精粮足,春风得意。但是齐燮元却因被卢永祥所逐而不甘心,于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计从中挑拨:他先使人向卢永祥送去假情报,说李纯即将起兵入浙。这使卢永祥一时很紧张,急忙调兵遣将,在江浙两省交界处严密布防。于是齐燮元又在李纯面前说卢永祥正在向江浙两省交界处调集重兵,图谋不轨,并极力怂恿李纯起兵伐卢。李纯找周嵩尧商量,周嵩尧主张先查明真相,再作结论,并从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分析比较,作出了卢永祥不可能主动出兵的准确判断。接着,周嵩尧又利用自己浙江原籍的同乡关系,很快与卢永祥的秘书长联系上,终于先说服卢永祥从江、浙沿线撤回了军队,这才使一场一触即发的江苏、浙江两省的军阀混战烟消云散,从而使两省民众的生命财产免遭了一场劫难。
第二件是袁世凯要做“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时,身为袁世凯大帅府办事处秘书的周嵩尧曾不顾个人安危,直言上书袁世凯,不可逆历史潮流而动,结果遭到袁世凯及其爪牙们的冷落,周嵩尧也就只好愤而离去。
周恩来正是出于对其六伯父上述两件德政的考虑,才安排聘用周嵩尧为首批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还几次将周嵩尧请到西花厅来,向他请教一些历史问题,如清末民初政府各级机构之建制、各级官吏工资之安排等。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常常有一些人假冒周恩来的本家或亲属找到西花厅,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希望给予经济上的资助等等。周恩来工作非常忙,一般无暇与见,邓颖超对周家情况也不是都能知道,随意“得罪”不太合适;来者就给予礼遇又怕是“假冒伪劣”。于是,周恩来就让何谦给周嵩尧写信,请六老爷子介绍一下周家的各方亲属。周嵩尧很快回信,并附了周家亲属情况。
周嵩尧在写完这封信后还不放心,又特意详详细细写下一份附件,附件的全文共3000多字,是周嵩尧用毛笔工整地书写而成。这是一份有关周恩来亲属最为全面和具体的“图谱”,也是研究周恩来家世的一份珍贵资料。
周嵩尧思念家乡,尤其想回绍兴看看。可是周恩来考虑到,如果送老人回去,“当地政府一定会对他给予特殊的接待和照顾。这样无形中就会给当地政府增加负担,也影响人家正常工作”。“况且周恩来历来反对‘衣锦还乡’的旧习俗,他要树立新社会的新风尚,给全党做出榜样”。所以婉言规劝六伯父不要回去。周嵩尧是个见过世面又十分识大体的老人,他马上理解了侄儿的意思,以后再也不向周恩来提任何个人要求。
六伯父的通情达理令周恩来十分欣慰。他更加关心周嵩尧。1952年3月,周嵩尧的独生子周恩夔在扬州去世,周恩来体贴周嵩尧老年丧子的心情,在征得周嵩尧同意之后,托人将他的曾孙周国镇从扬州接到北京,一边上学一边陪伴老人家,由周恩来负责周国镇的生活及学杂费用。1952年8月周嵩尧80大寿(虚岁),周恩来在西花厅设家宴为他做寿。据周恩来生前的卫士长成元功、卫士韩富裕回忆说:“那一天周总理还特意系上围裙,亲自下厨房做了两道六老爷子喜欢吃的家乡菜。”(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