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38|回复: 1

探索养老新模式 徐汇一社区推出“家门口的微型养老院”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6461

名博

发表于 2017-12-12 10: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iyh 于 2017-12-12 10:25 编辑


  12月8日,一座崭新的橙色小楼在徐汇区漕河泾薛家宅拉开帷幕。这座小楼名为“薛家宅邻里汇”,既是社区的公共客厅,也提供日间照料、短期养老照护、为老助餐等养老服务,被当地居民们称为“家门口的微型养老院”。

图片说明:徐汇区漕河泾薛家宅邻里汇

  上海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18年底,上海户籍的老年人口将突破500万,已步入“三人行,必有一老”的时代。

  徐汇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以保障居民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努力打造了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平台——邻里汇。本次薛家宅邻里汇的开业,意味着漕河泾的居民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拥有一个互助同乐的共享空间。对周边的老人们来说,将享受到更为便捷的为老服务。

  养老机构进社区
  推开薛家宅邻里汇的大门,只见老人们围坐在桌旁,有的在烘焙蛋糕,有的在编织毛衣,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图片说明:老人们正参与邻里汇活动

  工作人员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介绍,邻里汇的一楼共分为公共休息区、烘焙坊、书香吧、邻里客厅、三室艺厅、党建圆廊等多个功能空间,向社区全体居民开放,提供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还会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讲座。

图片说明:邻里汇的公共客厅

  二楼建成的则是漕河泾街道的社区长者照护之家,又名漕河泾智汇坊。周边老人可以在这里享受短期的养老照护,日间照料以及老年人专属的运动训练课。在房间内,记者看到了专门设立的理发区和护理区,还配备远程医疗等设施,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助浴、助餐、助医、理发等多种服务。

图片说明:长者照护之家里的健身机构

  “长者照护之家最长的照护时间是6个月,短的话1-2天也可以。”薛家宅邻里汇的整体运营管理公司上海申养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每个月需要缴纳的费用平均约为4000元,包含伙食、住宿、护理等一系列服务。”申养成立于2015年,由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万科、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发起成立,专注于养老运营服务。

  和市面上的其他养老机构相比,这样的养老模式有哪些特色?据介绍,邻里汇二楼的智汇坊又被大众称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即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通过竞争机制在社区内嵌入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方式,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养老服务。

图片说明:智汇坊房间内景

  在占地面积上,嵌入式养老院更迷你,约为传统养老机构的1/4左右;在成本运营上,嵌入式养老院的资金需求小,相应的所需承担的风险更小,其管理也更为便捷。

  社会组织灵活参与

  据漕河泾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华振杰介绍,漕河泾街道邻里汇采用“1+X”的模式运行,即实行整体委托一家组织管理,日常社区融合活动可采用多个社会组织、多个社区单位按项目需求实施特色服务。

  具体而言,就是指在一家主体运营单位的基础上,邀请社区里的不同志愿者团队,提供养老之外的更为丰富的活动。例如,考虑到有些家长平时上班,孩子无人看管,就设立幼儿日托、晚托机制;在白领的业余时间,设计了数字油画、音乐减压、社区影院等娱乐活动,让全年龄段的居民都能享受邻里汇带来的公共服务资源。

图片说明:居民正在参与烘焙活动

  “我们希望能淡化老龄概念。”华振杰表示,“邻里汇作为社区内的共享空间,应积极引导居民各方参与自治,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活动中心。”未来,邻里汇希望能吸引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建设,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加入到社区治理中来。

  “微型养老院”仍面临挑战

  中国老龄办在一份《中国养老产业规划》报告中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的总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行业背后蕴藏巨大潜力。

  目前,针对养老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多条产品线推出,例如面向自理型长者的长者公寓;针对失能、失智等长者的照护机构;侧重于医疗,为失能、失智、术后康复等老人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的康复护理院等。
  以邻里汇中的“智汇坊”为代表的社区嵌入式养老院,主要针对的是短期托护需求,所有老人入住前,必须接受失能等级评估,只有满足1-4级者才能入住,如果严重失能、瘫痪,则不符合智汇坊的入住标准。

图片说明:社区内的“微型养老院”仍需进一步推广

  目前,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推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居民的观念仍然有待转变。”相关负责人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不少居民仍保持传统观念,认为养老机构是孤寡老人才会去的地方,还不愿去尝试这种全新养老模式。

  此外,社区内的“微型养老院”的模式经验也需要进一步积累,目前嵌入式养老模式大多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城市的中心城区落地运营,并没有直接可借鉴的经验,如何能有效拓展到中心城区之外的更多区域,如何让更多老年人接受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养老服务,还需在运营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范佳来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1万

主题

24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6461

名博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0: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6-1 20:44 , Processed in 0.0284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