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10-9 13:34 编辑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葛剑雄 2017-10-09
在古代,不是每个人都有书写能力的。所以,方言就是人际交流圈里最重要的人情交往的媒介。时间长了,就会依靠某种方言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心态。
【编者按】在近日上海社科院举行的“2017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上,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给来自29个国家的30位青年海外汉学家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魅力与困境》的讲座。葛剑雄表示,中国的历史很长,中国的地域范围也很广,一般情况下很难做整个中国的研究。我们能够研究或者能够比较快地得到成果的研究,一般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地方,后者就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也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本身特点的文化类型。他表示,文化不只是指思想、学术、科学,日常生活中反映出的,才是文化最根本的部分,比如,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等等。演讲分上下篇刊发。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因此,要观察中国文化,需要一个切入口。 中国的历史很长,中国的地域范围也很广,一般情况下很难做整个中国的研究。我们能够研究或者能够比较快地得到成果的研究,一般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地方,后者就是我要讲的地域文化。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不管是大到占人口90%多的汉族,还是只有几千人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文化差别还挺大的。即使是汉族文化,上海的文化跟北京的文化,跟山东、河南的文化,也是有差别的。地域文化就是某一个特定阶段、某一个特定空间范围的文化。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与文化区 地域文化,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本身特点的文化类型。 《史记》作者司马迁曾经引用一个谚语,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大致是说,如果走出去100里路,就会发现“风”变了;如果走出1000里路,连“俗”也变了。所谓“风”,指一种流行,一种风尚,它是多变的。在古代没有汽车、火车这些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到100里距离左右,风尚就变了。所谓“俗”,就是习惯,比较稳定,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传统。为什么“风”多变?这是因为,“风”是简单的、表面的、较浅层次的。如果“风”能够适应当地人的需要,它的时间就会延长,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成了所谓的“俗”。“俗”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影响的范围不是100里,而是1000里,而且可以延续成为一种传统。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规律,即风尚也好,习俗也好,都有它影响的范围。这就是文化区的初步概念。 怎么划分文化区域?大的文化区,比如汉族,古代叫华夏。汉人聚集的地方就是一个大的文化区。但在大的文化区里面,还可以划出小的文化区。中国人习惯用古代的国名、地名来称呼。例如,上海附近、江苏一带被称为吴文化区,这是因为,古代这里曾经有吴国。浙江被称为越文化区,这是因为,古代浙江那里有越国。也可以用地理概念通用的地名来分,比如,广东、广西,在南岭的南面一般称之为岭南,有的就把这一块叫做岭南文化区。比如,四川、云南、贵州在中国被称为西南,那里可以称为西南文化区。在大的文化区里面还可以分得更细,就称为文化亚区。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叫文化岛。它是指在某种文化中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不同的文化,它跟周围都不一样,像大海里的一座岛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呢?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明朝时期皇帝在全国多地建立的一些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里面的士兵和军官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是从遥远的地方派过去的。比如,从今天的安徽派一批军人带他们的家属到贵州,并规定凡是缺少的人,无论是死了还是逃跑了,必须还要到原来出发的地方找人替补。所以,在明朝的200多年时间里,这一批人始终跟周围的人没有交流、没有婚姻、没有融合,而且,因为是军事基地,往往会用围墙围起来,这样,就把从故乡带过去的文化长期地保存着,还是讲原来的方言等。另一个就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些租界等。比如,上海就曾有英租界、法租界、公共租界等。还有青岛、威海、天津、广州等一些城市也都曾有租界。这些租界一开始最主要的人口都是外来的,是外国人和他们的家属,它的主流文化、里面的风俗,也都是从外面带来的。尽管后来中国人也进入租界了,但租界里本来的人的文化以及形成的风俗、习惯,还是跟周围的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别。 文化的根本不是思想、学术、科学,而是衣食住行 最能够反映地域文化特点的是什么呢? 一讲到文化,大家马上可能会想到思想、学术、科学,但其实,文化的根本是物质的,是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的,才是文化最根本的部分。正像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著名讲话里面讲到的,人总是要先有吃喝住穿,再进行现在称之为文化的活动。在中国地域文化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基本的因素: 一是方言。 方言就是有地方特色的口头语言。在古代,不是每个人都有书写能力的,那时也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资讯和媒体,所以,人际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而且,当时也没有办法远距离传播,就是与周围的人交流。所以,方言就是人际交流圈里最重要的人情交往的媒介。时间长了,就会依靠某种方言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心态。试想下,对方讲的话听不懂怎么交流呢?怎么会形成信任呢?所以,人们跟讲同一种方言的人就会特别亲近、特别信任。
为什么中国会产生这么多方言?通常,人际交流越频繁,同一种语言的传播范围就越广。如果缺乏人际交流,他们之间本来是讲同样的语言,但随着一代代繁衍,他们语言中原来那些细小的差别也会变得越来越大。中国的南方方言特别多。多到什么程度?有时,同一个县城东面和西面的都互相听不懂,城里和城外的互相听不懂,山上和山下的也听不懂。南方方言多,是因为南方地形复杂,多山,河流也多。现在,这些都不成为障碍,但在古代这些就是障碍。相对而言,北方缺少地理障碍,比如,华北的话就基本都差不多。 方言随着人口的流动而传播。比如,从浙江迁到上海的移民,就把浙江方言带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如果这些人仍然集中住在一起,他们就可以保留这个方言。但如果不得不跟其他人住在一起,比如跟江苏来的、山东来的人住在一起,大家增加了交流,原来的方言就没有办法保存,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方言。这种变化主要是人口流动带来的,但要比较多的人才可以。比如,中国有一片很大的方言区,叫做西南官话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都被列入西南官话区。这是因为,最早的时候,湖南、湖北的人迁到了四川,本地四川人减少了,四川也就逐渐成为湖北、湖南人的方言区。而四川的人又往贵州和云南迁移,这样就形成大的西南官话方言区。这就是随着人口流动和传播而形成的。
在历史上,方言的作用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前面讲到,古代人际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方言进行的,所以,往往也会以方言为基础产生地域性的政治集团,或者形成一个行政区。欧洲就有这种情况。欧洲有些地方语言比较复杂,不同的语言就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实体,有的现在要求分裂,其理由就是彼此不讲同一种语言。中国跟西欧不同的是,中国人都讲汉语,只是变成了各种不同的方言而已。比如,公元前二世纪刘邦建立了西汉,他任用的大臣、主要的军官都是他家乡丰县、沛县的老朋友。原因很简单,他当时起兵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就是从自己家乡带来的这些老部下,他们就形成了政治集团。还有一次他要封自己的儿子为齐王,怎么决定这些人是属于他儿子管的呢?他就下了一个命令,说这些方言的老百姓统统归他儿子管,几乎完全根据方言划定一个行政区、一个王国。再比如唐朝。唐朝建立以后,大概有几十年时间里掌权的称为“关陇集团”。关就是关中,即今天西安一带,陇就是陇西、甘肃一带。为什么这两个地方的人会掌握权力呢?因为唐朝皇帝自己是陇西人,所以,陇西人讲的方言是他熟悉的,而唐朝的首都又建在关中西安这一带,所以,这两个地方的人就形成了统治的核心。
方言对中国文化还有什么影响呢?中国有很多戏曲是以方言为基础的。比如,上海附近有很多戏曲,沪剧主要是以上海话为基础的,越剧是以浙江嵊县方言为基础的,绍剧主要讲绍兴话,甬剧主要讲宁波话,还有已经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但昆曲有两种,一种是南昆,一种是北昆。南昆讲话是苏州口音,北昆则是北方口音。还有无锡的扬剧、淮安的淮剧。这些戏剧如果到没有人听得懂这些方言的地方,通常是没有人听的,因为唱什么都不知道。但一到自己的发源地、在同一个方言里面,男女老少都听得津津有味,都能够欣赏。
一个戏曲离开自己的方言区,还能不能生存呢?可以,但必须改变。比如,中国的京剧现在全国都流行,世界上也在传播。但其实,原来是没有京剧的。200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要给他的祖母祝寿,皇帝下令全国各地的戏曲都要到北京去演出。原来在安徽南部的徽班也到北京去,到了那里演出很受欢迎就留下了。可留下后,如果还全部用徽州话演出恐怕不行,所以,慢慢变成北方人听得懂的语言,并一直保留到现在。这样就形成了京剧的变化。同样,昆曲也在变,但昆曲中很多话听众不一定听得懂,昆曲主要是欣赏它的曲调,还有它优美的文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