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4|回复: 0

“西沙魔力”:美到极致,也苦到极致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3369

名博

发表于 2017-6-5 09: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沙石岛守岛官兵畅谈爱岛守岛故事。夏锦摄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歌声中描绘的美丽画面就是我国著名的南海明珠——西沙群岛。
每一个初登岛礁的人,都会由衷地发出“祖国太美了”的感叹:辽阔的蓝色海水向天际延伸,岛礁犹如银色的丝带镶嵌在碧波之中,透过清澈海水隐约可见珊瑚像花儿一样在水底绽放。
当然,这只是西沙的一面。待初登岛礁时的新鲜感一过,人们便会无一例外地感受到它的另一面:无边无际的大海几乎是唯一风景,头顶的骄阳无情地炙烤着小岛,海风裹挟着浓浓湿气,人们裸露在外的皮肤很快就会被晒黑。
在高温、髙湿、高盐的环境中,岛上的植物为了生存,进化出一种令人叹服的本能——断枝生芽,落地生根。
与这些绿色植物常年相伴的,是驻守在这里的海军官兵。几十年来,海军驻西沙某水警区官兵发扬“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西沙精神,像一颗颗钢钉牢牢铆在礁盘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守卫西沙、建设西沙的壮美赞歌。正如官兵们所言:“海岛再小也是祖国的领土,坚守在这片国土上,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主权神圣、寸土不让。”
一日西沙人,一生西沙情。西沙守岛兵都是好样的!他们拥有海洋一样广阔的胸怀,拥有礁盘一样执着的坚守。今天,让我们走近西沙某水警区驻岛部队3位普通官兵的真实生活,透过他们的故事,近距离感受“西沙魔力”。
——编者
琛航岛供水班班长冯学政。夏锦摄
琛航岛“淡水总管”——
“即使是一滴水,也要滋养一寸沃土”
西沙群岛不缺水,周围尽是一望无垠的大海,但是,岛上缺水,缺淡水。登上琛航岛,驻岛部队长田艳博介绍,在这个总面积仅为0.2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竟有个“淡水总管”。
在营区的蓄水池边,记者见到了正在检测水质的供水班班长冯学政。“岛上共有五种水,除了海水、污水、雨水、地下水,还有从大陆运来的淡水。”在琛航岛坚守11年,冯学政对岛上的水资源情况如数家珍。
多年前,岛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官兵们的生活用水大多取自地下水。由于当时岛上的净水系统无法过滤珊瑚沙,致使水质浑浊、口感咸涩,长期使用极易损伤皮肤……
2015年底,西沙岛礁“淡水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在上级支持下,岛上新建了8条雨水收集管道,蓄水池容量扩大了3倍,加之新配发了海水淡化设备,岛上的淡水不仅能满足官兵日常所需,还可为来往舰船提供淡水保障,冯学政这个“淡水总管”总算昂起了头。
虽说岛上供水渠道多了,但有时淡水依旧紧张,过怕了缺水日子的冯学政对于淡水供应问题,总是精打细算、严格把关。一次,上级工作组到小岛调研,部队领导特意来找他:“老冯,机关同志来一趟不容易,给他们多供应100方淡水吧。”
不承想,老冯却是“一根筋”:“那不行,有一段时间没下雨了,岛上几个单位供水紧缺……”领导说尽了好话,他才根据需要增加了一点。
尽管平时难说话,但为来往舰艇补水,冯学政却丝毫不含糊。有一年,台风袭击西沙,琛航港内一艘防风舰艇淡水告急。“海上不比陆上,绝不能苦了舰艇上的兄弟。”接到保障命令后,冯学政带领全班人马火速赶往码头补水。
不料,水车刚到码头,天空突降大雨。冯学政一个箭步跳下驾驶室,在雨幕中拽住供水管对接蓄水池。正当补水进行到一半时,蓄水池内的管道突然爆裂,水哗哗地从4米高的竖井内喷射而出。
此时,雨滴又大又急,人在平地上都很难站稳,更别说爬上竖井维修管道了。老冯二话没说爬上悬梯,半蹲着身体,用胶布一层层地将渗水口缠紧,再用铁丝固定……半个小时后,管道维修好了,他全身已被大雨淋透。
供水班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收集雨水。无论白天黑夜,只要天际响起雷声,冯学政便会带领战士们赶到水库“开闸收雨”。据统计,十几年来,供水班收集的雨水多达十几万吨,相当于补水船每年少跑十几趟。
供水管道系统的日常维护任务繁重,数个泵房、几十台水泵,每天要检修保养、开关数次;上百个阀门开关,分布在盘根错节的管路中,有些甚至设置在茂密的树丛下,冯学政每天要钻进钻出好几回。
有人曾粗略计算,执勤一天下来,老冯要步行近20公里,与管道相伴10余个小时……可他却乐在其中:“即使是一滴水,也要滋养一寸沃土。”
珊瑚岛某守备营副营长刘超。夏锦摄
珊瑚岛“刘百度”——
“新兵种椰树,老兵种木瓜”
“汪洋万顷青于靛,小屿珊瑚列画屏。”西沙珊瑚岛因珊瑚众多而闻名。登上小岛码头,庄严的主权碑旁,一辆坦克模型引人注目。
珊瑚岛某守备营副营长刘超笑着告诉记者,这辆用332枚炮弹壳拼接而成的坦克就是岛上的地标,象征着守礁官兵“寸土必守”的庄严承诺。
守岛7年的刘超是位“老西沙”——他驻守过3个岛礁,对西沙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官兵们都称呼他为“刘百度”。
“这是去年刚建成的水泥环岛路,沿途可观赏全岛风貌。”坐在观光电瓶车上,健谈的刘超当起了解说员,“过去岛上没有路,官兵们环岛巡逻一圈,头顶烈日穿越白沙滩、野树林,一趟下来浑身都被汗水浸湿。”
为了建设绿色岛礁,官兵在道路两旁种下各种抗旱、抗风植物,目前已有300余棵椰子苗、近4000棵羊角树在岛上安家,全岛绿化率达95%以上。“如今小岛绿树成荫、道路宽敞,守岛官兵的执勤效率也提升了。”刘超说。
珊瑚岛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每名新兵上岛之初,都要在“椰树林”种下一棵椰树;每名退伍老兵离岛之前,都要在“木瓜林”栽下一棵木瓜树。刘超说:“新兵种椰树,是希望他们扎根西沙,老兵种木瓜,是寓意他们留下‘果实’。”
别看岛上风景如画,可视野中仍会出现一些并不和谐的风景:依然残存在岛上的“法国楼”“日本楼”,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官兵,忘战必危。
在和平时期,西沙仍然直面岛屿主权、油气资源开发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周边一些国家对南海觊觎已久,一有机会就来寻衅滋事,扰乱原本平静的海面。某国侦察机在上空盘旋、外军军舰在眼前游弋……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坚守西沙,不仅要当敢于亮剑的忠诚卫士,更要树立人民海军的专业形象。”刘超在笔记本上记下密密麻麻的笔记,西沙海空情况处置细则、海空边防情况处置规定等系列法规早已烂熟于心。刘超自信地说:“寸土不丢!必须用过硬本领,践行对祖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聊起家人,刘超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遗憾。一次,正在执行重大演习任务的刘超,突然接到噩耗,父亲突发脑溢血急需进行手术。当时,他的妻子有孕在身,母亲还要照顾智障的妹妹……因为当时人手紧张,他咬牙坚守战位。
有人问他:“你都守了3个岛了,从没想过离开?”刘超憨厚一笑:“西沙也是家,我还没待够哩!”
金银岛雷达技师陈超。夏锦摄
金银岛“陈大拿”——
在西沙,雷达岗位就是战位”
聊起金银岛某守备连雷达技师陈超,驻岛部队官兵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敢跟专家‘叫板’的技术大拿。”
多年前,岛上配装某新型雷达,陈超负责陪同生产厂家的技术专家安装调试。当雷达电源接通时,天线开始正常转动,可屏幕上的扫描线却没有任何动静。
几位技术专家认为,一定是图形控制板出了问题。可是,更换新的配件后故障仍未消除,几番排查始终无法找到症结所在。一筹莫展之际,一直在协助调试设备的陈超,对照说明书反复查看,“问题会不会出在配件上?”
“怎么可能!这个配件可是全新的。”面对专家的反驳,爱较真的陈超开始对照设备电路图,一条条地排查。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多年的实操经验,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没错。
随后,陈超在仓库中翻出一块旧电路板,熟练地拆下一个元件,并更换到新型雷达设备上。果然,接通电源后雷达运行平稳,扫描线和天线同步转动,故障顺利排除,在场的设计专家纷纷为他鼓掌叫好:“这个小伙子好样的!”
一次执行任务期间,某岛一部雷达出现“无法开机”故障,该岛维修人员排查了2天,却始终无法找到故障原因。随着过往船只的增多,导航警戒任务越来越重……上级紧急致电金银岛驻岛部队,要求抽调陈超前去技术支援。
受领任务后,陈超细心地按照“雷达运行流程”展开排查,很快,他将问题锁定在一块多达数百个元件的电路板上。“这块板我们检查过了,保证没问题!”陈超却不信这个邪!他拿起万用表逐一排查元件……20分钟后,他发现一个电阻电压比正常值低了15伏。
由于信号变化微弱,检查中很容易被忽略,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15伏”导致了整个模块功能的异常。在更换了新的电阻后,雷达果然顺利开机。
陈超过硬的素质,源自十几年如一日的钻研。刚到金银岛时,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是几个同年兵中理论功底最差的,几乎每次专业考试都垫底。
“在西沙岛礁,雷达岗位就是战位。连故障都排除不了,怎么当技术兵!”为了学出个名堂,陈超暗下决心。他利用休息时间研究电工理论;每次工厂师傅上岛,都要跟随师傅同吃同住,随时向师傅请教问题。
如今,陈超早已摘掉了“技术落后”的帽子,成了专业里“第一个放单”的雷达值班员。他还总结出了故障分析、排故流程、检查方法等数十个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在全区推广。
东岛官兵在树下休憩。
来源:中国军网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3 13:40 , Processed in 0.0341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