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4-22 14:27 编辑 
 
 (摘编自《现代快报》) 
         近日,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在三亚举行,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内的10位院士同台论“稻”,解答“食米”误区。 
 
        误区1  挑选大米只看外形 
 
        人们买大米一般都是看外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说,从外观来说,有些大米会以次充好,把陈米抹上油进行抛光,这样的大米色泽暗。挑选时可用餐巾纸擦拭几次,若纸上干干净净基本就是好米。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达到国家优质三级标准以上的都是优质米,可放心购买。但市场上没有包装的散米,建议先少买品尝后再选购。 
 
        误区2  含蛋白质越高越好 
 
        陈温福说,大米不是蛋白质越高越好,我们从大米中摄取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非蛋白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刘春明说,蛋白质含量8%-10%较合适,蛋白质含量越高,口感越差。 
 
        误区3  只吃口感好的大米 
 
        多数人在买米时,都把口感作为最重要标准。刘春明说,这是存在误区的。大米的品质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口感,粳米有弹性;籼米干一点硬一点。二是营养品质,糙米是最有营养的。“一周喝两次紫米、黑米粥的话,营养更平衡。”现煮现吃最好,尽量不要隔夜再加热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