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快乐老年报 特约评论员 时言平
随着养老服务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内多地都在发展社区养老,一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景象:浙江省宁波市有关部门20日提出,今年要建15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北京近期宣布,计划引入社会力量办好社区护理站;福建今年也要支持建100个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杭州民政部门今年将建国际化社区养老服务……
全社会热心于养老事业,无疑是老年群体的福音。且按照“9073”的部署,作为在其中占大头的居家和社区养老,也该是到了广泛铺开的时候。尤其是一些养老薄弱地区,更是要加快布局,补上欠账。社区养老不断完善,才能为需要照护又不愿离家太远的老人提供更多养老选择,也能给大量空巢和独居老人走出家门、走出孤独找到新生活,提供更多机会。
不过,发展社区养老也不能盲目,而要根据用户群体的需求精心设计、用心布局,除了要在数量上补齐短板,更要在服务上提质增效。或者说,发展社区养老,不仅要在需求侧使劲,更要在供给侧发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才起步的社区养老如何实现加速发展,不妨对一些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发展社区养老的经验进行一定程度借鉴。最近,就有媒体推介了国外一些较好的养老方式和养老模式:比如德国兴起的“老年之家”,老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互帮互助;比如,美国社区养老实行分类分区, 老人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活跃老人社区、独立生活社区、协助生活社区;日本社区托老所也提供差异化服务,针对老年男性、失智老人分类提供服务……互助式、差异化和社会化的服务思维,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国情也许不同,但老龄化却是共同的难题。给社区养老加国际化的料,应该结合地方实际和客观需求批判吸收,也不能忽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好的路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社区养老发展才能少走弯路,尽早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