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2-19 10:27 编辑
2017年2月19日 文汇报 记者:唐闻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正越来越引起肝病专家的关注。昨天正在上海召开的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上,中国医生报告的中国人群药物性肝损伤最新调查发现,在每千人次的住院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比例达1.75人次。因为该问题的突出与紧迫性,药物性肝损伤成为本次亚太肝病学会年会新增的两个主题之一。
药物性肝损伤,通俗说就是因服用药物而导致的肝脏损伤,包括化学药、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生物制剂等。“中国人群药物性肝损的发生情况到底怎样,并不清楚。”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教授茅益民介绍,欧美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关注到该问题,并相继建起药物性肝损伤专业网络,这些年我国各临床科室报告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增多,引起业内关注。
2015年,茅益民与上海南京军区肝病研究中心陈成伟教授共同发起建立中国药物性肝损伤专业网。该专业网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家医院,纳入近3万名病人病例数据,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药物性肝损数据库。
基于该平台,对中国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与治疗状况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每1000人次中有1.75人次发生药物性肝损。其中,二级及以下医院药物性肝损发生率明显高于三级医院,南方(西南、华南)地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实际生活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肯定更高,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茅益民说,他们初步研究发现,中草药、中成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比例为30%,大量病例报告使用了“不明中草药”。其余药物性肝损伤由各类西药导致,主要为全身性抗感染药物。也有一定数量的病例报告抗肿瘤药物引起肝损。
研究同时发现,中国人群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通常比较严重,其中30%的患者转氨酶指数 (肝损指标)高于正常上限10倍,还有3%的患者最终出现肝功能衰竭或死亡。
这些初步研究提示:应提高人群合理用药的意识。该研究发现,肝损病例中高达40%的患者合并应用两种以上的肝损药物。
“我们在临床上也发现,中国人爱吃药,会自行胡乱服药,且服药种类多,迷信吃三四种药的效果要好过吃一种药。”茅益民称,中国药物性肝损伤专业网已公布400多种有报道引发药物性肝损情况的药物,今年计划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增至1000种,以便开放查询。
秉持“开放协作研究”的理念,中国药物性肝损伤专业网接收医生、市民上报药物性肝损伤情况,以供大家查询药物,合理用药。比如,肿瘤、抗结核治疗必须用到一些药物,而这些药物有报道会引起肝损伤,这就提示医生在治疗这些原发疾病时,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该平台的大数据病例研究,中国医生还开展了保肝研究。经随机对照研究论证,中国专家已发现部分国产药确有保肝作用,2014年已有新药获批上市。“国外对急性药物性肝损的唯一对策是停用可疑药物,保肝药物颇具中国特色,让业内看到新希望。”茅益民介绍,已有海外团队表示,希望开展保肝措施国际合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