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9|回复: 0

穿越回80多年前 在上海老站品味传统本帮菜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6499

名博

发表于 2017-2-12 1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老站,就是徐家汇天主教堂正对面那栋5层的白色小楼,原址为徐家汇圣母院,建于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1855年(咸丰五年)正式取名为圣母献堂会;1864年(同治三年)迁至徐家汇附近王家堂地区;1868年(同治七年)9月9日奠基,开始陆续建造拯亡会、献堂会住院及女校校舍、宿舍等,总称为徐家汇圣母院。
  进门后走道两边墙上挂着黑白的上海老照片,店内摆设着老式打字机、留声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古董全都被搬到了这里。
  这栋积尘了近80年历史的修道院隐匿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间,依旧在散发着它独有的老上海的味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圣母院大多数建筑已遭拆除,我们现在看到的徐家汇圣母院已不再是原来的14幢建筑,而是一幢建于1929年的四层白色小楼。现为上海老站餐馆租赁使用,也是徐家汇源景区的历史景点之一。
  上海老站餐馆基本保留了徐家汇圣母院的原貌,以及许多原汁原味的老物件。 除此以外,在其庭院里还增加了被该餐馆收藏的一个老式火车头和两节老式车厢, 颇有历史味道,给景点平添了一份韵味。
  旋顶上的巨型吊灯,束着流苏的窗帘,光得发亮的长条木地板,钉着铜钉的软皮木椅,在深色的纯木的映衬下,做着30年代上海滩高级社交场所的告白。角落里的留声机,墙边的壁炉,保存完好的打字机,一时间都仿佛从尘封时光里鲜活起来,好像置身于上世纪的旧上海,仿佛能听到黄包车的拉喊声,小贩的叫卖声,或是汽车的鸣笛,恍若时光倒流。
  二楼教堂式的厅堂名为圣爱厅,两层楼高的堂体,造型古朴而圆浑,非常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红色的地板、奶白色的墙头、金色线条勾勒,尽显欧式古典的豪华庄重气势。在这里举办一场独特、浪漫的婚礼,会成为新人们一生幸福的回忆。
  花园里停放着几节老式的火车车厢以及一个火车头,分别为慈禧车厢宋庆龄车厢
  一节车厢是标号为“97318的公务车”,1899年造于德意志联邦汉诺威车辆厂,当年运抵中国的最新款式豪华车,作为慈禧的宫廷坐车。清王朝结束后被满伪政府接受,作为高级官员乘用车,到新中国成立,由哈尔滨铁路局调用为宣传教育车,作为对铁路沿线职工的教育场所,直至停驶,被上海老站餐厅收藏。
  一节车厢是标号为“97431特种车”,1919年造于俄国叶卡捷琳车辆厂,被旧政府用作公务车。新中国成立后,用作政府领导宋庆龄副主席外出用车。使用年限到期后,调拨至佳木斯铁路局,作救援列车的宿营车,直至停用,被上海老站餐厅收藏。
  




  老站经营的是上海二、三十年代老本帮菜的味道,所以特地请来了精通二、三十年代本帮菜的厨师。它们的菜,有本帮菜的色、香、味,但在菜里你却看不到多余的重油浓彩。这里的菜做法与用料均尽量保持传统的神髓,唯一的现代坚持,就是完全弃用味精,以保食物的鲜味。
  在这里,你能品尝到草头圈子,八宝辣酱,荠菜百叶卷,蟹黄豆腐等传统本帮菜菜肴,绝对让你赞不绝口。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201号
  (近南丹路,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9号出口)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上海徐汇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6-2 07:33 , Processed in 0.0277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