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回复: 0

被蚊子咬就会得基孔肯雅热?别太紧张

[复制链接]

9321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695
发表于 2025-8-1 15: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泳 日期:2025-08-01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多数为轻症,目前上海没有出现本土病例,科学防护即可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新华社发

被蚊子咬了,越看越像花脚蚊子(白纹伊蚊),怎么办?昨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就许多市民近期关注的基孔肯雅热相关问题答疑释惑。

问: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答:所谓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目前来看,基孔肯雅热最明显的临床表现是双侧、对称性的中小关节疼痛,如腕关节、指关节疼痛,多数患者为轻症,极少出现重症或致命病例。临床上,只要抽血做抗原抗体或核酸检测,就可以区分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这几种常见的蚊媒传染病。

问:如何识别白纹伊蚊?

答:白纹伊蚊在蚊子中属于中等体形,体底色主要是黑色或深褐色。身体(头、胸、腹、腿)有明显的黑白相间花纹,后背中央从头到尾贯穿一条细细的、笔直的银白色或亮白色条纹,形状有点像一道闪电。几条腿尤其是后腿有明显的白色环纹,像戴了白色的脚环。

白纹伊蚊是典型的“日班”型选手,尤其喜欢在清晨和黄昏出没。市民穿着短裤、凉鞋在草丛或树荫下活动时需格外警惕。

问:能实现严格防控输入性病例吗?

答:人口大范围流动下,要严格防控输入性病例并不现实。发现症状及早检测,不要让患者成为新的传染源,这是更为关键的一步。感染者如体内有病毒,应该及时“被保护”起来,不要再被本地蚊子叮咬。否则一旦病例呈现“本土化”,管控起来会较为被动,管控成本也将更高。

目前,上海没有出现本土病例,市民也不用太过紧张,日常及时清理积水、减少蚊虫滋生传播之地,科学防护即可。

问:个人该如何做好防护?

答:台风天、暴雨后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区域;出门可适当涂抹驱蚊液;在家中使用纱窗、蚊帐、蚊香等驱蚊措施。物业应做好小区内河道、湖泊等公共区域的积水管理,提前做好防蚊控蚊工作,远离传染病,防患于未然。

本报记者 顾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8-23 19:41 , Processed in 0.0231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