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回复: 0

台风携风雨汹汹而来 谣言不可“兴风作浪”

[复制链接]

9238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414
发表于 前天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任翀 日期:2025-07-31

台风“竹节草”来势汹汹。在城市严阵以待、全力抗台之时,社交平台的传言、谣言也此起彼伏,形式多样——

有的使用数日前阵雨时外滩游客避雨视频造谣,称游客被困在外滩。事实却是,外滩地区早就根据应急预案封闭清空,并不存在所谓的游客被困情况。

有的通过技术软件,为石门一路上的LV“巨轮”加上“洪水滔滔”的背景,以及巨轮漏水的细节。可事实是,石门一路并没有出现严重积水,车辆正常通行,LV“巨轮”及周边建筑、商场全部正常运营。

这些谣言不仅误导公众,而且干扰了城市的抗台部署。

笔者调查发现,不少谣言发布者、传播者的IP地址根本不在上海。他们之所以在台风天编造谣言,有不少人是为了博眼球、拉流量。

他们中,有的属于别有用心,借台风为自己谋取利益。公众对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给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十分关注,造谣者瞅准这点,用耸人听闻的谣言,让自己成为“焦点”,甚至不惜制造恐慌,以此收割流量带来的利益。

也有一部分人出于“好玩”,把台风、上海地标场景等作为“创作”的基础,利用AI生成等新技术制作出不实画面,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可他们忽略了“好玩”的内容经过互联网指数级传播,很可能引发误解,尤其是误导那些不了解实情,或者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熟悉的网民。所以,即便是“艺术创作”“搞笑创作”,也要考虑周全,注意所处的防台防灾大环境,避免因为“创作”而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不论出于何种原因造假,错误的信息都会增加公众分辨信息的成本,并因此影响抗台救灾工作的正常开展。

从更深层次看,造假者在台风天造假造谣的行为,还反映出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双重缺失。

道德层面,面对城市抗击台风的紧张局势,每个人都应该有为社会稳定出力的责任感。选择这个时候传播假消息,不能只有“好玩”的想法,而要有社会责任感,不给防灾抗灾添乱。至于故意造假谋取利益的行为,更属于直接影响公共秩序,不仅将受到道德谴责,也要承担法律后果。

面对与台风等自然灾害有关的消息,广大民众要提高辨别能力,保持理性和冷静,既不能造谣,也不要盲目轻信。哪怕是为了“好玩”进行创作或转发,也要考虑一下背景。至于网络平台,同样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及时屏蔽、删除谣言信息,不给谣言传播提供土壤。本报记者 任翀


责任编辑:日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8-2 10:30 , Processed in 0.0193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