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4月20日凌晨,湖南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通报称,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疑似被人投毒,张某某在校同寝室的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周某某已被刑事拘留。若此案确系同寝室友投毒,作案人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两名资深律师向极目新闻记者进行了法律分析。
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通报称,4月7日,25岁的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医。4月13日,张某某经多方抢救无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张某某去世前一天,4月12日15时41分,雨湖分局接群众电话报警获知张某某疑似被人投毒。接警后,该局立即开展调查工作。公安机关侦查发现,与张某某在校同寝室的周某某(男,27岁)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已被该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的多人死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如果投毒行为指向特定的个人,并有意识地将损害结果限制在这个局部范围内,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涉嫌故意杀人罪。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A01ACAF0AC4B6338DCDE14247F5F54D29F2BB96C_size110_w1200_h1136.jpg)
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的警情通报
付建称,为投毒人提供毒药的一方如果知情,可能会涉嫌与行为人共同犯罪,若毒药的提供者不知情,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毒药”的类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25条第2款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资深刑辩律师侯士朝则表示,从目前已报道的信息来看,同寝学生周某某应是抱有杀人目的进行投毒的,且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行为涉嫌故意杀人罪。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即将面临最高可判处死刑的刑事责任。具体定罪量刑,司法机关将根据所查证的事实,结合案件各量刑情节,依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依法最终裁决投毒者所涉嫌的罪名及相应的刑罚。
极目新闻
湘潭大学投毒案被告当庭认罪,称此前否认是因为害怕
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
1月9日上午9时,备受关注的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极目新闻记者从参与庭审的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公诉机关起诉周某某故意杀人罪,量刑建议为死刑。
![](https://d.ifengimg.com/w640_h480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5/D23CA95B141CFB1A5639C412093766A431F94B2B_size55_w640_h480.jpg)
公诉机关举证证明,被害人张某某是因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周某某网购高纯度秋水仙碱,投入另一室友的麦片中。其动机系与舍友因琐事产生矛盾。被害人食用麦片入院后,周某某多次否认投毒。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议量刑为死刑。
![](https://d.ifengimg.com/w640_h606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5/12FA075AD6CC37B8395CF8720472C286EDAF5629_size46_w640_h606.jpg)
此前警情通报
在法庭上,被告人周某某当庭认罪认罚,承认网购并向麦片中投放秋水仙碱。但表示自己不是故意杀人,投放秋水仙碱是为检测药性,为自己制作痛风药物。之所以被害人住院后多次否认投毒行为是因为害怕和恐惧。
周某某表示,希望通过陈述事实获得家属谅解。其辩护人也请求法院依法从宽处理,建议死刑缓刑两年。
中午12时许,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一审休庭,经合议庭合议后审判。
极目新闻
湘潭大学投毒案嫌疑人供述投毒目标:原本瞄准的不是死者
1月9日,湖南“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在湘潭中院开庭公开审理。
公诉机关指控,周某某和几名宿友存在矛盾作案前多次发生争吵,周某某投毒目标系宿舍另一名宿友小钟(化名),周某某趁宿舍无人时将秋水仙碱投入小钟的麦片中,因小钟与张某某有分享零食习惯,张某某误食麦片中毒救治无效身亡。
公诉机关举证证明,被害人张某某是因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周某某网购高纯度秋水仙碱,投入另一室友的麦片中。其动机系与舍友因琐事产生矛盾。被害人食用麦片入院后,周某某多次否认投毒。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议量刑为死刑。
被告人周某某当庭认罪认罚,承认网购并向麦片中投放秋水仙碱。但他表示自己不是故意杀人,投放秋水仙碱是为检测药性,为自己制作痛风药物。之所以多次否认投毒行为是因为害怕和恐惧。
被告人周某某开庭前曾申请做精神鉴定,因无精神病史且作案时神智清醒被驳回,案件双方家属、学生和社会各界参加了旁听,法院择期宣判。
张某某姐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找不到中毒原因是家属最崩溃的事。如果周某某能及时站出来,“或许这个结果就会不同,即使毒性很强没有解药,至少态度能说明他想救回这条命,可是他连这种机会都没有把握”。
开庭前不久,周某某的父母来到张某某家向其家人道歉。家人没有接受道歉,“迟来的道歉没有意义,我们始终觉得,做错事的是他们的儿子,一个年满27岁的儿子,他自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据悉,被告人周某某所投的秋水仙碱主要应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发作,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白细胞趋化,迅速缓解痛风所致的关节疼痛和炎症。秋水仙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也伴随着一定的毒副作用,比如肝肾功能损害、肌肉神经病变等,严重者可能因循环衰竭和致命性心律失常丧失生命,通常情况下在24小时内使用的量不宜超过6mg。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发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中,秋水仙碱被列入其中。
据此前报道,周某某是湘潭大学研二学生,于2023年6月搬进法学院研二学生张某某所在的608宿舍。周某某与舍友相处并不愉快,此前他已换过两次宿舍,原因不明。2024年3月5日,张某某等三名原住室友曾向辅导员请求调换周某某到其他寝室,遭到周某某拒绝。2024年3月30日,三名室友向辅导员请求调换周某某宿舍,周某某依然拒绝换寝。几天后,张某某吃了发苦的麦片后身体不适,随后送医抢救不治身亡。
据湖南省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官方微博@雨湖公安 消息,2024年4月20日凌晨,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通报,2024年4月12日15时41分,该局接群众电话报警称,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男,25岁)被人投毒。经查,4月7日,张某某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医。2024年4月13日,张某某经多方抢救无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公安机关侦查发现,与张某某在校同寝室的周某某(男,27岁)有重大作案嫌疑。
![](https://d.ifengimg.com/w669_h635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5/F9D0CEFF3B5970FA2C302CD005EC5435B41EC273_size170_w669_h635.jpg)
@雨湖公安 微博截图
(观察者网综合新京报、极目新闻、@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科学报》、@雨湖公安等)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