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7|回复: 0

家的荣耀|爷爷的一生,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朝鲜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2-4-4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04/02/07:53  腾讯网  澎湃新闻

      对于爷爷的记忆,还停留在这样稀疏平常的画面:一台电视机,一张有靠背的小椅子,不忙的时候,爷爷总是靠着椅背坐,播着的电视节目不是天气预报就是抗战电视剧。

      回老家的路,越修越好了,家里的电视机也越换越大了,但爷爷却因为年老,背影越来越瘦小了。

      平日里,熟悉他的亲朋乡邻尊称他为“晚公”。他年轻时长相英气,瘦长的脸颊,高挺的鼻梁;年老时,不敌岁月,皮肤干瘪,额头上的皱纹像湖面泛起的涟漪,听力严重下降,即便凑在他耳朵前大声讲话,他也只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笑了笑。

      他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硕大的耳朵显得很有福气。不笑时,这一双鹰眼看人犀利,似乎洞察明晰了一切。

      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曾经上过战场,拿过枪。

      爷爷的一生,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朝鲜。

      今年,老家门口那块灿金色的“光荣之家”牌匾依然在,但赢得这个荣誉的抗美援朝英雄——我的爷爷吴秀友,几个月前却与世长辞了。

      他带着横跨一个世纪关于国运变幻、世事沧桑最深刻的记忆,葬在那一方小小的坟墓里。春风一过,那里会长出新绿。会有后人记得,他们的故事。

2021年7月1日,爷爷吴秀友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跨过鸭绿江

      吴秀友于1929年出生在广东省湛江吴川市苏岸村,这条村子的人有5个姓氏,从族谱上看,大家都是从不同的地方陆陆续续迁居于此。那个年代,军阀混战、外敌侵略、民不聊生。

      这一年,历史上也有不少大事发生。为打破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和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9个月后,中共中央向红四军前委发了指示信,强调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

      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吴秀友在小村子里度过了平静的童年。在战争的年代,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幼时,他勤奋好学,跟随一位老师学习了5年,那是他一生中快乐珍贵的时光,就连晚年许多记忆缺失,但他仍然牢牢记得给予他知识启蒙的老师的姓名,并反复写在他的记事本上。

      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向全世界豪迈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一年,吴秀友二十岁,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但这两句话传遍了大江南北,振奋国人的心。正处青年时期的吴秀友,也随之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8月1日,他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勋章从左到右分别是抗美援朝纪念勋章、“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奖章、抗美援朝三等功银质勋章;下为吴秀友参加抗美援朝证书和立功说明。

      当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们,沉浸在建国的喜悦中,没想到另一头,朝鲜战争爆发了。1950年,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越过三八线,大举北犯,向中朝边境进逼。此时,新中国才刚成立不久,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同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部队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

      得知战争爆发,看到国家征兵的号召,吴秀友跟身边的有志青年心急如焚,积极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1年1月,怀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向的吴秀友,跟亲人告别后,拿着简单的行囊,跟随着军队匆匆踏上了行程。

      从家乡吴川到鸭绿江的路程超过3000公里,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到处还是泥泞路,就连到对面村子都要撑船渡河,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到达那个未曾知晓的远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就跟电影《长津湖》里演的那样,上级一声令下,志愿军迅速登上火车,跨过鸭绿江,直接开赴朝鲜战场。

      紧张,忐忑,但义无反顾。这是吴秀友的选择。

      “身后有要守护的国土和人民”

      在战场上,每一秒都有生命危险。

      吴秀友被分配到志愿军0975部0214部队二支队四分队迫击炮连,成为炮兵瞄准手。以前握笔的手,第一次拿起了武器。

      在多为山地作战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迫击炮是志愿军装备最多的火炮,在山地战和堑壕战中,它是配合步兵小单位(连、排、班)作战、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压制兵器。

      当时抗战条件艰苦,任务艰巨,危险四伏,但他没有退缩。“战士不能后退,因为身后有要守护的国土和人民。”

      因作战勇敢,吴秀友担任了迫击炮连副班长,后又因挖防御工事贡献突出,立下三等功一次。

吴秀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

      战场上,炮弹声、枪声、发号令声、惨叫哀嚎……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吴秀友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敌军炮弹袭击,一次又一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

      《解放军报》报道,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行5次战役,把帝国主义侵略者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一举收复了朝鲜北部广大土地,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共歼敌23万余人,迫使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接受停战谈判,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浴血奋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牺牲在朝鲜战场。

      19万7千多人,没能回来。

      战争的残酷,在吴秀友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当谈起曾经的战友,他直瞪瞪地望着地面,神情木然,缓缓地吐出几个字,“有些人没能回来”。随后,他低下头沉默不语,陷入深思。

      就连他病危时,还经常梦到自己在朝鲜打仗时屡屡遇险的画面,各种混杂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们被敌军的飞机在上空追击,幸好没有被炮弹打中,不然就回不来了。”他告诉围坐在身边的亲友们。

      “前进吧”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从1951年1月跨过鸭绿江入朝鲜,直到1953年12月,整整三年,吴秀友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此后三年,他到了山西省太原市,继续在军队服役,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曾想,跟亲人一别竟是六年。1956年4月,为了振兴家乡,以及照顾家中父母,吴秀友选择复员回家。

吴秀友的参军证明书。

      此后33年,他先后在多个地方担任党支部书记、民兵营长等职务,直至1990年退休。多位与吴秀友共事过的村干部对其赞赏有加,“他待人和善,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大家都很敬佩他。”

      苏岸村,如今已被吴川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革命老区和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被广东省体育局推行为广东省湛江文体活动示范点、被吴川市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文明小区。

      素日里,吴秀友为人处事低调,很少跟外人讲起自己的抗战故事,不过村民们口口相传,都知道村里有这样一位战斗英雄。

      吴秀友的房间里摆放着很多关于抗战和军事人物传记的书籍。在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时,他很专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是在寻找年轻时的那段记忆。

      又或是不想回望,他很少跟子孙们讲起战场上的残酷和血腥的细节,却总是念叨,“还是要和平啊,不能打仗,你们要好好珍惜,好好努力。”

      2021年12月14日,93岁的吴秀友穿上了绿色的老式军装,戴上珍藏了大半辈子的抗美援朝三等功银质勋章、“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奖章和抗美援朝纪念勋章,眼里含泪,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上军礼。

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吴秀友敬军礼。

      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胸前多了两枚崭新的勋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南粤“七一”纪念奖章。

      在他眼前,电视里正播放着《前进吧,中国共产党》的表演节目,他轻声跟着哼唱,“前进吧,前进吧,亲爱的同志们。”

      “前进吧”,这是一位战士保家卫国的信念,也是一位子民对民族发展最虔诚的寄望。正如那一句歌词写下的,“人民的向往,是我们唯一的方向。”

      “希望子孙们将来做出更多贡献。”吴秀友声音有些沙哑,不舍地跟这个世界告别,话说到一半,生离死别的哀感涌上心头,眼泪夺眶而出。

      这是他最后一个军礼。四天后,2021年12月18日,跨越世纪沧桑的吴秀友与世长辞,但英雄的故事永不落幕,“最可爱的人”精神永续。


责任编辑:日升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3 05:36 , Processed in 0.0294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