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0|回复: 0

潘阿姨的上海生活 

[复制链接]

9331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729
发表于 2022-3-21 15: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镨 日期:2022-03-20

摄影/日升

      张镨

      一

      有一年春节前,我在新华路上偶遇潘阿姨。我拉她到街心花园,坐下来聊天。

      算算那是十年前的事情:那天,潘阿姨正在铺被子,旁边的手机响了,是陈老师打来的。陈老师是家政公司老板。上海人习惯把某些年龄稍大、体面又不好归类的人尊称为“老师”,尽管潘阿姨不是上海人,但她到上海四五年了,上海人的习惯她也渐渐学会了。

      陈老师问潘阿姨:“有一户人家要找阿姨烧饭,你要不要去?”潘阿姨放下电话继续做事。她先把要换的被套铺在床上,接着铺被子,然后四个角一翻,被子不离床就能套上被套。她只用了3分钟,就把一张床整得服服帖帖。

      她望望外间,刘阿姨还在擦地。她看不上刘阿姨干活,刘阿姨擦过的卫生间地板还是灰蒙蒙的。可是她没时间搭把手,她一整天排得满满的,这家做完,骑上电瓶车就到另一家,手脚快才能多做几家。最多的时候,她一天可以做四五家。她爱时间,她的时间都是钱。

      陈老师说的这家人,潘阿姨决定上门去看一看。主人家是一对年轻夫妇,女主人怀孕了。潘阿姨对雇主的年纪比较满意,因为保姆圈的共识是,更愿意在年轻人家做事。

      潘阿姨想起上一家老年人雇主。雇主是个老太太,儿子在美国,她每年要到美国去住一两个月。就是这个唠唠叨叨有点“老糊涂”的老太,用起阿姨来可不糊涂——每天的开水要现煮现喝,银耳羹也要现泡现炖,还要用干净剪刀剪成一丝一丝下锅,用过的抹布必须每天用洗洁精浸泡。最让潘阿姨尴尬的是,她一进门,老太太就看一眼挂钟,她走的时候又看一眼,似乎总是担心她付的3小时费用没用足。

      不过老太太也有可爱的地方。她总是指这指那跟潘阿姨说:“迭个是儿媳妇买额(这个是媳妇买的)。”“喏,喏,迭个阿是伊买额。老灵,我老欢喜额(这个也是她买的,很好,我很喜欢的)。”有时潘阿姨弄出点声音,老太太就在隔壁叫:“当心哦,儿媳妇看到要肉麻(心疼)额。”

      每年老太太出国的几个月,潘阿姨就不去她家了。工钱倒是照给,是老人在美国的儿子结的账。有一次,她算算该到老太太回国的时间了,却一直没等到叫她的电话。于是她抽空上了门,敲了好一会儿门,邻居探出头说,老太太去世了,好几天以后才被发现。潘阿姨吓了一跳,心扑通扑通地跳,为老太太难过了许久。

      二

      潘阿姨从老太太家出来,直接去找陈老师,要她介绍新的雇主。家政公司是两头收钱,收雇主的定金和阿姨的提成,提成按小时计算。有些阿姨贪小便宜,明明做了3小时,报给家政公司2小时,还和雇主串通好,为的是少交1个小时的提成。

      潘阿姨不喜欢“作弊”,她会觉得心虚,一心虚就不能坦坦荡荡地面对雇主了,讲话当然也不硬气。她喜欢雇主把她当自己人,说说笑笑的。虽然她需要赚钱——她女儿还没结婚,儿子在老家由老人照顾,但她希望自己辛苦归辛苦,不要过得太糟心。于是她每天把自己拾掇得清清爽爽,头发一丝不乱,衣服干干净净,过年过节也可以拎着大包小包回老家,老人和孩子的红包也要给足。

      这几年来,一切按部就班。她不喜欢动荡,因为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问题,就会连带发生一系列变故。这天老家人突然打来电话,说她的儿子在学校里和别人打架,把人家的鼻梁骨打断了。潘阿姨放下电话满脸愁容,她跟陈老师商量,先要回家处理点事情,再去那户年轻人家。

      但本来信心满满的潘阿姨,刚上门做事就受了不小的打击。因为那家女主人妊娠反应强烈,吃什么都不香。她常常烧完菜才摆上桌,准备换鞋离开时,却听到背后传来尖利的女声:“这是什么啊!怎么吃嘛,好难闻啊!”潘阿姨叹口气,心想:“算了,拿到工资就行!”好在这样的局面随着女主人的孕期反应稳定而逐渐改善。关系缓和下来,潘阿姨倒是蛮喜欢这个“大肚皮”的,她讲话轻声慢语,提要求也总是商量的口气。

      男主人曾经向她建议,可以在上海郊区买一套小房子,把女儿、儿子一起接来住。潘阿姨的丈夫在一家公司给人开车开了十多年,是个老实人,受到老板信任,相对收入稳定。男主人还开导她,如果儿子住过来了,还可以好好管教。

      潘阿姨听了有点心动,打算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买房的事。她从这户人家出来,骑上助动车赶往古北的另外一户雇主家。

      古北地区的日本料理店、韩国烤肉店开了一路。在她看来,那些饭店的价格实在太贵,好在她也从来不在外面吃,总是饭盒里带一点自己前一晚做的饭,到雇主家用微波炉一热,站在厨房里三口两口就吃掉了。有时雇主过意不去,叫她一起吃。盛情难却,她吃过几次,但实在是不习惯,就说自己已经吃过了。这下更麻烦了,她只好每天从雇主家出来,找个地方,赶紧把冷饭冷菜吃完。

      古北的这家雇主是做生意的,家里的房子也很大。雇主家有两个女儿和一对龙凤胎,他们给每个孩子配了阿姨,还请了一个全职打扫卫生的刘阿姨,再加上钟点工潘阿姨,家里一共有六个阿姨。潘阿姨对自己的厨艺一向自信,对打扫卫生的能力更有几分洋洋自得,她看到女主人训斥刘阿姨,既为刘阿姨感到难过,又有几分看不起她。好在刘阿姨自己并不在意,刘阿姨告诉潘阿姨,她是本地人,并不缺钱,就是出来打发时间的。潘阿姨知道,刘阿姨只有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外孙女,外孙女很争气,这年刚考上重点高中。“我准备给小囡一个大红包!”刘阿姨手一挥,喜滋滋地又说,“要有点私房钱,腰板才硬,你说对不对?”

      三

      潘阿姨心里是认同的。她也要“腰板硬”。她又请了三天假回老家,回来的时候,身后跟了个男孩。她把儿子接到上海来了。

      她先是找了个电脑学校让儿子学电脑,过了几个月,突然跟所有雇主请辞,问她原因,却支支吾吾地不肯说。潘阿姨的“上海生活”就这样戛然而止。

      十年以后,我和潘阿姨再次见面,便问她儿子的情况。她说,她儿子很爱学电脑,现在已经工作了,收入还不错。“你在上海买房子了吗?”“没有,我在老家买了,准备给儿子结婚用。”她说,老家的人总得在家那儿买套房子。

      我要加潘阿姨微信,看到她手机屏幕上有一个圆圆脸的小女孩。“我外孙女,9岁了。”潘阿姨眼里满是疼爱。我算了一下,那年潘阿姨突然辞职,大概是去带外孙女了吧。可是没听说她女儿结婚呀?

      天色暗下来,我们互相告别,我回头看去,潘阿姨的背影还是有模有样,我猜她当年是个美女。

      故事讲完了。你们应该猜到了,我正是十年前那个“大肚皮”。

责任编辑:日升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8-26 04:01 , Processed in 0.0266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