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晚会结束了。
人脸识别、招聘平台、老年人手机、瘦肉精、医疗广告……衣食住行,此次“3·15”重拳出击的就是两个字:民生。 昨夜今晨,当企业忙着“道歉、解决、整顿”时,我们在反思三个问题——
其一,个人信息保护能做的还有哪些?
此次315晚会共曝光了九个问题,其中三个都涉及个人信息。 商家安装摄像头盗取人脸识别信息,用以精准定位客户;招聘平台明文规定保护用户隐私,但贩卖个人简历信息的黑产业昌盛;部分手机APP打着清理内存垃圾的幌子,实则偷取用户使用数据,用以实施诈骗……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明确,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 法律有明确规定,这些企业何以能如此猖獗滥用个人信息?此次央视曝光的这几家企业得以解决,但背后透露出的却是个人信息保护的严峻形势。 加大惩处力度、加强个人安全意识……有关个人信息保护我们能做的还有哪些?这个问题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因为我们距离安全且高效的个人信息使用,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2016年,魏则西事件引发网友对于虚假医药广告的激烈讨论,医药广告竞价排行也第一次真正为大众所知。 其时,政府部门介入规范、不少搜索引擎企业也纷纷表态自己将放弃医疗推广业务,360浏览器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负责人周鸿祎更是直言:“赚钱没错,但不能谋财害命。” 但谁能想到,昨天360浏览器成了央视“3·15”的批评对象。从旁观者到局中人,这次360的虚假医药广告更加隐蔽也更易诱导消费者。 同一个问题何以让企业自我打脸并且前赴后继地栽跟头?这无外乎“利益”二字。 商人逐利本无错,但在医疗这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中他们屡次失格的表现,不仅谋财甚至可能害命,这就不得不让人警惕:他们真的有能力、有资质且有责任感地肩负起医疗搜索这一业务吗?我们的主管部门我们的法律是否可以划出一条更明确的红线?
其三,有曝光才有改善的怪圈何日能休?
此次央视“3·15”曝光中牵涉到两家车企:长安福特与英菲尼迪。 “福特翼搏”的变速箱屡屡进水生锈,明明是设计缺陷,各地的4S店竟不约而同把责任全推到了车主身上;英菲尼迪QX60两驱卓越版故障频发,维权力度越强所获补偿越多,更多的车主还被蒙在鼓里,对于补偿毫不知情。 媒体曝光后,长安福特与英菲尼迪中国相继回应,大致意思相同,可以概括为十四个字:深表歉意、立刻解决与及时通报进展。 事情看似得以解决,但背后潜在的逻辑怪圈却值得我们深思。 大量车主维权已久,很难想象两家公司对此毫不知情,但为何此前却都默不作声?非要等到媒体曝光,公众关注后,再去深表歉意?这种有曝光才有改善的怪圈何日能休?这从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为何一些顾客碰到消费类维权首先想到的是闹,而不是说理。 一家企业只有把顾客放在心中,才能走远、走稳。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加强监督,提高责任意识,也需要社会监管及时到位,让群众能够投诉有路,解决有门! 每年“3.15”晚会结束后,许多企业公关都会发出感慨:如果这是最后一届该有多好? 如果是顾客这样想的话,那“3·15”晚会就真正要寿终正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