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90后体育老师不仅是班主任,还为数学薄弱的学生答疑解惑
■记者 许沁
“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句调侃,往往说的是学科老师不对口,导致数学成绩不好。但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有位体育老师不仅是七年级(4)班的班主任,也是七年级年级组长、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老师,还真教得了数学。身兼数职的他,就是90后青年教师闻晓峰。
体育老师开数学公益课
“老师,我们想再挑战一题!”放学后,七(4)班教室依旧亮着灯,黑板上写满数学题和公式。为十几位同学“开小灶”的,正是班主任兼体育老师闻晓峰。
小吴同学做梦也没想到:跟着自己的体育老师,体验了一段复习提升数学的奇妙经历。一次数学考试,小吴的成绩不理想,正当她垂头丧气时,闻晓峰宣布将开设“430数学课堂”。第一次公益课设在放学后,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下午4时30分,闻晓峰捧着数学课本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数学因式分解题,还贴心地附上三个数学公式。他仔细观察学生的解题步骤,并对错题答疑。“你们要相信自己的解题思路!靠自己的力量解题成功就会很有成就感!”几天后,这个由体育老师开设的数学公益课堂吸引来不少小伙伴,最多时达12人,甚至还有来自其他班级的学生。大家解题兴致高,最晚的一次学到傍晚6时30分才结束。
体育老师的数学公益课堂到底“补”什么,又针对哪些同学?闻晓峰告诉记者:“对于数学比较薄弱的同学,我能做的就是梳理解题步骤,订正答疑错题,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陪他们慢慢‘消化’,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从闻晓峰的数学课堂走出来的同学,在之后的考试中进步不小,有的成绩一下子提升了近30分。小伙伴们慢慢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有些家长表示,成绩明显提高了,校外培训班都不用去了。
放学后义务“开小灶”
一位体育老师为何要义务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开小灶”?
“相比其他学科老师,体育学科课后批改作业的时间较少,有更多时间参与班级管理。”闻晓峰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他,自小数学成绩就不错。作为班主任,他经过认真观察和了解,发现一部分同学对数学公式和题目不理解,也缺乏解题的自信。闻晓峰总结了体育精神与学习能力的互通点,比如:跑步能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力,乒乓等小球运动考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体育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学习习惯,攻克学业难题。”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们解答,他还特地请教了数学老师,借来相关数学教材和题库,为数学薄弱的学生做好答疑解惑。
有8年体育学科“教龄”的他,为学生们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快一点”和“慢下来”理论。他常常在绿茵场上督促同学们“快一点”,各科成绩提升也要快一点。但作为班主任,他却要求大家“慢下来”,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学生,一要把心沉下来,学习习惯和作风踏踏实实,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二要脚步“慢”、说话“慢”、做事“慢”,课间不奔跑,杜绝安全隐患,三思而后行,避免出口伤人,不意气用事。
“双班主任”发现学生闪光点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正积极探索“双班主任制”的模式,即由不同学科的两位老师合作分工,这也使该校的班主任人数比一般学校翻一倍。校园里老师们都乐当班主任。
与闻晓峰搭档的是一名80后物理老师班主任。“相互配合,干活不累!”在闻晓峰看来,两位班主任能“抱团取暖”,让班级的管理更及时、细致,也能更好地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班里曾有一名女生,平时默默无闻,成绩处于中游,而两位班主任在细心观察和交流中发现:她不仅有很好的自制力,老师在与不在都是一个样,而且热爱班集体,见到走廊里有垃圾,就主动清扫。两位班主任给予了更多维的评价。
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10位体育老师,除了闻晓峰担任班主任兼年级组长外,还有5位体育老师分别担任中小学年级组长、班主任。学校经考察发现,体育老师做班主任的优势在于不仅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等非智力素质的锻炼。副校长蒋海英说,学校选任班主任并不是以学科为依据,而是根据老师的师德师能表现,如关爱学生、责任心、课堂教学和管理、控班能力等综合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