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34|回复: 0

建在弄堂里的“红色学堂”(二)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6-5-30 09: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众在渔阳里6号参观。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摄



石库门里办“东方红色大学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和人才优势,一直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陈彩琴看来,一直以来,共产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20世纪20年代,在反帝爱国运动中,有一支表现特别突出的青年先锋队。坊间曾流传一句俗语:“武有黄埔,文有上大;五四运动有北大,大革命时期有上大。”这里说的“上大”,是指有着“东方红色大学”之称的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中共实际领导的第一个高等学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培养了许多革命人才。”上海档案馆编研部张姚俊介绍,上海大学建在原闸北青云路青云坊,是典型的弄堂大学。1923年春,李大钊、陈独秀向校长于右任推荐中共党员邓中夏、瞿秋白到上海大学任职。后来,邓中夏出任校务长,全面管理校务。


上海大学中“大牌”云集,教师都是一时俊彦,学识渊博。中共中央还派了一批党的教育家理论家到校讲课,这是其他各校所没有的。社会学系教师有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施存统、李汉俊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内所有的理论精英。


其中以社会学系最具代表性。社会学系开设了专门的马列课程,瞿秋白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位教师。在理论问题的分析讲解中,瞿秋白从不使用华丽的词藻,更是摒弃脱离实际的空谈。他总是旁征博引,引证古今中外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由于马列课程大多理论联系实际,紧扣国家民族的命运或国内外时事,在学生中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理论熏陶激发了莘莘学子的革命热情和蓬勃坚强的战斗精神,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斗争洪流中。在党史专家看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大学结出的硕果。


上大的共产党和青年团的组织,当时在上海是较强的。据史料显示:1924年1月,上海党员共有50人,其中上大18人,占三分之一。1926年,上大为独立支部,党员61人,直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同年底,党员发展到130人,是全市党员最多的支部。至于青年团,1924年10月,上大团员几乎占上海团员的一半。尤以社会学系的党团员最多,参加革命活动最为活跃。


上大师生历来站在反帝反封建运动的第一线。他们还常出入某些工人居住区或其他学校,做宣传组织工作,有的参与市总工会、市学联或各界联合会的领导工作,推动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更快地发展。


  这些建在上海弄堂里的“红色学堂”,开风气之先,立革命前沿。“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党史专家看来,这正是解读中国共产党激流勇进的最佳历史视角。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6-26 06:35 , Processed in 0.0315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