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95|回复: 0

法制日报刊文:魏则西事件反证不改革会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7542

名博

发表于 2016-5-5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改革会死吗?现在看来真的会死。
2016年对中国的医疗医药行业来说,的确有点流年不利的意思,时间还没过去一半就连连中枪。从年初女大学生怒斥号贩子,到随后的假疫苗事件,再到“五一”期间突然爆发的魏则西事件,每一次重大舆情无一例外都瞄准了医疗医药行业。为什么会如此,这里有偶然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必然结果。
魏则西是一个癌症患者,在我们对一个年轻生命的早逝表达同情与惋惜之余,理智会告诉我们罹患癌症者安全治愈的希望是很渺茫的。但这并不说明这一事件就不值得关注,事实上,这个事件太有代表性,也太值得人们做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一事件一箭三雕,直指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看一下涉事的三大主体,百度、武警二院、莆田系。百度的问题事关我国互联网的管理和健康发展,当然很重要,但它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剩下两家一个代表公立医院,一个代表民营医院,而我国的公立医院包括地方公立医院和部队公立医院。舆论选择部队公立医院发难,不但剑指公立医院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且还捎带上了军队改革,可以说这一突然爆发的舆情,其选取的角度很刁,涉及的问题不但有深度,更有广度。
说到这儿,大家就应该明白了,魏则西事件早已超越了事件主人公本身的命运,而成为观察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视角。这个事件中的主要问题还是中国的医疗改革,不客气地说,中国目前的医疗改革并没有取得太多实质性进展。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的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所以人民群众才能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可是医疗改革这么多年了,人民群众不但没有获得感,相反却为改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从天使到魔鬼,医务人员自己也成为这种失败改革的牺牲者。
魏则西事件中受伤最重的是莆田系,原本人们对莆田系了解不多,后来才发现原来中国的民营医疗市场几乎已尽归莆田系旗下,仅凭本能也可以判断出,这决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随着事件的发酵,莆田系江湖游医的老底被揭了出来,于是人们看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与不堪。走过了无底线竞争的初创阶段,如今的莆田系要洗白上岸了,却意外遭到了沉重的一击,颇有风云突变的戏剧化效果。
除了把公立医院推向市场之外,民营医院的出现也是我国上一次医疗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鼓励发展民营医院,意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医疗需求。但结果却是,一些民营资本与公立医院勾结,就像武警二院这样,把一些科室承包给外人,以致误导了患者,甚至贻误了治疗。
通过魏则西事件,与其说人们是在为一个被虚假医疗信息坑死的年轻人鸣不平,不如说是人们在以此事为突破口,集中发泄对医疗改革的不满。事到如今,人们对医疗改革已经是怨声一片了,可是该怎么改,我们连基本的方向都没有完全找到,连公益化这个概念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再启航。为什么我们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上任之初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二次改革?因为他们早就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会死。而与上一次改革相比,这次改革有两大特点:一是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二是不让人民群众再承受改革的阵痛,而是要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获得者。显然这两点都戳到了当前我国医疗改革的痛处。
无疑,医疗改革是我国二次改革的一个重点,同时医疗改革又表现出了其拖不动、拉不走的艰难性与顽固性。谁在阻碍改革?谁在改革面前犹豫徘徊?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公众对医疗改革已经不再有耐心了,这一点从今年一系列热点舆情中就可以看出来。再不痛下决心,现实会告诉我们,什么叫不改革就会死。
来源:法制日报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6-29 04:00 , Processed in 0.0354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