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回复: 0

瑞典“群体免疫”的神话还能延续多久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40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668

名博

发表于 2020-4-22 07: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6日,瑞典流行病学权威专家安德斯·泰格内尔(Anders Tegnell)在接受挪威媒体NTB采访报道时称,瑞典的疫情将很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届时就能看到“群体免疫”的迹象了,并称根据瑞典公共卫生局统计模型显示,斯德哥尔摩地区将在五月达到“群体免疫”。他认为,复活节后瑞典新冠肺炎确诊病患新增速度较为平缓,关于“群体免疫”的判断具有事实依据。虽然对疫情持续的时间存在不同看法,但“群体免疫”的说法在瑞典被广泛沿用。与此同时,不少瑞典国内的疾病专家、学者、一线医护人员都对此表示质疑,并称这意味着瑞典将面临一场大灾难。

自3月起,瑞典的“三不”抗疫措施引来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欧洲各国都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重振经济之时,瑞典的抗疫又进行到了哪一阶段?随着疫情的发展,瑞典调整抗疫路线的原因是为何?专家坚称的“群体免疫”究竟是瑞典奇迹还是小国对其国家形象的另一种包装?

另类抗疫已不复存在

瑞典初期采取的抗疫措施颇受争议,如不对有症状者进行检测,使其无法知晓自己的病情;对疑似患者或轻症患者不进行治疗;在不强制的情况下呼吁有症状者进行自我隔离,即使外出也无任何惩处办法。不少学者分析,由于瑞典缺乏充足床位、医护人员和防护物资,瑞典此举旨在拉平疫情曲线,防止医疗挤兑。

但防止医疗挤兑的前提是,已感染病毒的群体受限在较小的活动空间内,人群不再密集接触,这样病毒的传染速度将开始放缓,医院可以逐步接纳需要入院治疗的患者。果不其然,瑞典自4月开始逐步出台限制性措施,似有向其他国家靠拢的意味。


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社会方面,瑞典政府禁止50人以上聚众集会,并取消相关的大型集会活动,连同SVT等在内的各电视台也考虑在无现场观众的情况下录制节目。娱乐方面,虽然瑞典并不要求各类餐饮停止营业,但卫生部门却对餐饮机构提出了有关餐位距离限制等要求,并对不符合规定的餐厅和咖啡馆进行二次检查;瑞典旅游协会关闭了所有高山缆车站和滑雪场度假木屋。交通方面,在保留部分往返北部和首都地区的航线外,所有国内航线均已停摆;首相勒文日前宣布旅行禁令延长30天,至5月16日才能解除。就学和务工方面,目前瑞典高中和大学已改为线上授课,虽然瑞典并没有命令任何企业停工,但政府对所有提出病假申请的员工额外发放第一天的病假津贴。

目前,瑞典的抗疫策略围绕着禁止人群密集接触的指导思想展开,减少接触成为瑞典所有抗疫政策的核心要素。瑞典部分媒体高举的瑞典特色抗疫模式看来已经偷偷改旗易帜,原本自信满满的另类抗疫模式已不复存在。

调整抗疫路线为现实所迫

瑞典改变抗疫风格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除国外媒体和政客外,瑞典本国亦有众多对抗疫措施不满的学者及医护人员,舆论压力迫使瑞典必须做些什么。在瑞典刚颁布“三不”抗疫政策后,许多民众表示支持,并以另类为骄傲。但随着疫情的反复,包括病毒学家蕾娜·艾因霍恩在内的22名瑞典医学界人士,联名向瑞典《日报》媒体发表评论文章,指责瑞典公共卫生局在新冠肺炎抗疫战略上指导不力,并严正指出“生病就待在家”的指导意见会给人带来生命危险。社交媒体上,瑞典群众纷纷在瑞典公共卫生局官方页面下留言,批评和谴责卫生部门的不作为及盲目自信。失去社会公信力是每个公共机构所不愿看到的情景,为维护形象和抵挡舆论压力,瑞典开始行动起来。

其二,抗疫初期,欧盟对各国因疫情遭受的经济损失并无任何措施,而4月初欧盟宣布经济补救方案,同意了瑞典有关对中小型企业发放补助及津贴的提案。除此之外,针对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相关行业,如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瑞典政府已与议会各政党开展磋商,并在预算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出台了相关的企业补贴方案。4月中旬,瑞典政府甚至提出,在疫情期间不通过议会直接颁布相关政策的要求,最终取得了议会的多数支持。在推动政策和使用预算方面,瑞典的步子比过去迈得更快、更大,抗疫路线的改变有了坚强的后盾。

其三,瑞典民众与预期相比,显现出了具有较高的不可预测性。复活节期间,瑞典民众的出行比例较高,各大露天餐饮机构和户外场所都迎来了较大的人流量。4月14日,瑞典内政大臣米卡埃尔·丹贝里(Mikael Damberg)在全国第三次疫情防控委员会会议上发言,称复活节并不是旅游或探亲的时候,所有人应该待在家,减少社交,不希望看到户外餐馆人挤人的情景。他强调,政府让大家待在家中不应仅仅被当成建议,而应被视为法规,希望大家积极遵守。由此看来,群众的行为如仅凭自觉,始终存在不可预测性,瑞典也不例外。

刻意打造“群体免疫”抗疫神话

既然改变了抗疫的路线,为何在无推广疫苗的情况下,瑞典关于抗击疫情的认知仍坚持“群体免疫”?在抗疫初期,瑞典另辟蹊径,成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完全脱离疫情的客观现实去追求标榜的所谓“人权”,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瑞典而后调整抗疫措施,也是出于舆论压力、经济补救措施和民众行为不可控的考虑。但这并不是瑞典希望在国际社会中所展露的形象。

通过开展长期的发展援助行动、出台大量的难民收容政策、发布野心勃勃的减排计划,瑞典一直努力塑造着“和平使者”“环保问题代言人”的国家形象。换言之,与众不同是作为小国的瑞典,争取在国际舞台占据一席之地的固有策略。在抗疫问题上,瑞典虽为现实所迫收紧抗疫政策,但在有关抗疫成果的解读上,瑞典需要对该问题重新定义,以获得国际存在感。所谓的“群体免疫”实际上是瑞典刻意打造的抗疫神话。

疫情面前人人平等,刻意追求“另类”易滋生国际矛盾,无助于抗击疫情。瑞典应摒弃偏见,放弃侥幸心理,实事求是。正视有借鉴意义的抗疫措施并思而齐之,正确把握疫情的发展规律并因而循之,脚踏实地而非玩弄文字游戏,才是获得国内外认可的正确道路。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协同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沈赟璐 来源:东方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2-26 11:40 , Processed in 0.0424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