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6|回复: 0

当年虹口还有家“第一医院”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3
发表于 2020-4-3 12: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04月03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摄影/日升

      ■ 龙钢

      虹口区武进路上有家著名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但很少有人知道,20世纪中后期,同心路上还有家虹口区第一医院。当年虹口区北部地区的“小毛头”,大都出生在这家医院,这其中就包括我。

      过去,居住在那一带的居民有个头痛脑热,都在这家医院看病诊疗。这也是因为当年国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凡是在虹口北部地区工作的职工,公费医疗的定点医院便是虹口区第一医院。

      同心路上的虹口区第一医院,原是个花园住宅。20世纪50年代成了公立医院院址。医院当时分布在同心路(近西江湾路)两侧,北面紧贴着当时同心路小学的是医院的总部(内含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及住院部和办公区)。同心路南面有一排沿街平房,是医院的儿科、检验科、药房等,看完病,患者就到平房去取药。

      有一天深夜,我发热,上虹口区第一医院急诊。幸好没什么大事,只是感冒,需要打青霉素针。打青霉素针,需要事先做皮试。在医院长廊等待结果的15分钟里,外面风呼呼地叫,走廊里人冷得瑟瑟发抖。这走廊的一头是医院的产科,长凳上坐着一排男同胞,身上披着毯子,看样子是在等妻子生孩子。

      后来我看资料才知道,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成功研制了硅橡胶胎头吸引器并投入生产,这一新技术对难产孕妇转位助娩具有良好的疗效。硅橡胶胎头吸引器,由半球形硅胶件和金属牵引柄组成,应用于难产孕妇牵引助产。据1980年8月7日的《解放日报》报道,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在虹口区第一医院等医疗单位参与临床200余例横位难产孕妇转位助娩,均未发生颅内外损伤事故,疗效良好。选择在虹口区第一医院作为新产品临床助娩,足见当时该医院妇产科在上海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同样在1980年,虹口区第一医院还首次成功抢救了一位肝破裂病人,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20世纪90年代初,虹口区第一医院搬迁至曲阳地区,和当时的曲阳地段医院合并成曲阳医院。同心路原址上建造了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时光匆匆,当年在虹口区第一医院出生的“小毛头”,现在也都进入了中老年行列。虹口区第一医院也已经不存在了。唯一留在他们心中的,就是他们曾经出生在这里的记忆……

      老辰光网转载此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相关内容和图片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留言联系删除。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4-4 03:49 , Processed in 0.0381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