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3|回复: 0

连载5《北大荒十年》知青往事150篇(一)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2-8 14: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寿义   老知青家园   2019-07-03


      往事09  

      广袤的北大荒,天高人稀地广。农场的农田之大,大到必须以编号来命名。


      中学时代曾经参加过下乡劳动,忘记了南方农村是怎么称呼地块的,是叫“村东头”、“村西头”、“路南”还是“道北”?现已不得而知。


      农场的农田实在太大,一是以“垧”计(垧,中国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各地不同。东北地区 1 垧一般合 1 公顷、15 市亩、10000 平方米);二是以序号命名。我们分场的农田就分别冠以“一号地”、“二号地”、“三号地”... ... 直至“十六号地”。大一些的地块如七号地、十一号地、十二号地,其面积都在 2000 垧以上,面积小一些的如九号地等也有几百垧。垄的长度长的约 1500 米,三里地,相当于从“新点”到“老点”的距离,难怪我们铲地总也铲不到头。有一地号因为实在太大、而且距离分场最远,后来我们不再称呼其地号,直接称呼其“西伯利亚”。


      我们刚下乡的最初两年分场领导、连长多为转业军人,军人气质不改,精神头都挺好。布置任务,说个话,大多都是斩钉截铁、嘎吧溜丢脆:“今天,一定要拿下五号地!”,“明天,所有连队转战十一号地。起得来炕的,全都给我下去!”


      您说,这像不像电影《英雄儿女》《奇袭》《南征北站》等战争片中的“无名高地”、“幺洞幺( 101 )高地”、“向凤凰山发起总攻”?


      下地的出工方式有:步行。步行也不是像散兵游勇,三三两两的,我们是知青!我们是“排着队、打着旗、吹着溜(哨子)”,有时还“唱着歌”,这么到地里的。步行下地的地号都相对比较近,主要分布在分场的南面、西面(公路以西)和北面。


      地号远一些的就不能步行了,如果走到地里就吃午饭,吃完午饭刚排完阵势就得往回蹽,这个帐你说咋算得过来?地号远的出工就坐车。拖拉机、蹦蹦车、大解放,都坐过。冬天还坐过拖拉机拽的大爬犁。


      因为地号太远、太大,吃饭由马车直接送到地里。夏锄时节是“早晨三点半(出工),地里三顿饭,晚上回来看不见(收工)”。春播、秋收的午饭也是在地里解决,可以用得上“风餐露宿”这个词。“风餐”是肯定的,经常暴土扬场;“露宿”虽没有,但“白露”以后晌午头裹着破棉袄倒在地里打个盹,用“露宿”也不算太离谱。


      因为地号太远、太大,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只能任凭日晒雨淋。上海知青下乡时一人带了一顶草帽,说遮阳还凑合,说防雨是唬人。暴雨来了、冰雹来了,地号里一马平川、一望无际,躲又没处躲,藏又没处藏,草帽比脑袋瓜子大得有限,只能挨浇。后几年草帽早就破得没孩子样,拽了。知青“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连暴晒也由它去了。


      北大荒的夏日午后多雷阵雨,有时在地里遭遇倾盆大雨,大家都要求连长下令“撤退”。照准后,虽然明知身上已经湿透了,虽然明知从地里到宿舍还很遥远,大家伙一阵狂奔。有时候半道上阵雨就停了,大家伙生怕连长把肠子都悔青了突然反悔,依然一阵狂奔:为的是能“赖”上小半天,回到宿舍躺一会儿。


      往事10  分场有个飞机场

      我们分场有个飞机场,千真万确!在我们分场的西头,紧挨着公路,有一个飞机场!机场上停放着的,是“安二”型飞机。还清楚地记得,大约小学二三年级吧,学过一篇课文,就是《安二型飞机》。


      北大荒地广人稀,垄沟一眼望不到头,它的机械化程度是全国最高的,东方红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康拜因”)、自动联合收割机(俗称“自走”),等等,在全国首屈一指。正由于北大荒的土地辽阔,特别适宜飞机播种、灭虫、施肥、除草,等等。


      “安二”型飞机是苏联设计师奥·柯·安东诺夫集团设计的,这是一种活塞式单发动机的双翼轻型多用途机。翼展18米,机身长13米,高5米。座舱内装有成套的现代化飞行仪表、无线电设备,可以在复杂的气候条件下飞行和夜间飞行。独特的气动外形使“安二”具备了许多其它飞机所没有的优点,它可以在田野等处起飞降落(分场设飞机场就是明证),滑行距离只有180米,能作5米低空飞行。它还设有当时最新的无线电导航、定向、盲飞和着陆设备,可载运1.5吨货物或十多名乘客(引自网上)。


      机场上高高的挂有风向标,它指挥着飞机起降的方向;帐篷里是机组人员,无线电台紧张地联络着。夏天农忙时,飞机频繁起降。我们排队出工时,经常看到飞机顶风腾空而起;我们收工时,又经常看到飞机顶风轻盈地降落。


      三四十年前,飞机还是稀罕物。乘坐民航班机的,据说必须得县团级以上,还得单位开证明。知青乘坐的,还是拥挤不堪的绿皮“临客”,回一次家,得几天几宿。每当我看到“安二”型飞机直上蓝天,在天边越来越小,脑子里总生出许多遐想……


(未完待续)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4 05:05 , Processed in 0.0331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