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徐辉、 张肇俊
1927年11月,李先念参加黄麻起义,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期间,他坚决支持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斗争。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党中央决定成立西路军,李先念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他率部翻越祁连山,穿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在陈云、腾代远的接应下,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他在西路军建立的功绩,称李先念是“不下马的将军”。
毛泽东紧握李先念的手: 果真英雄出少年
1935年1月,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军事领导权重新被确立后,即电令红四方面军由川陕革命根据地向西出击,以策应和配合中央红军作战。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转而进军川西北。
到5月底,中央红军经过十个月的行军作战,疲惫交困,“拖的只剩下了一副骨头架子”。就在这时,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收到了来自雪山那边的红四方面军的电报:
一、我们已派一小队向西南进占懋功与你们取联系。你之先头部队确取联系后,请即飞示以后行动总方针。我方情况请问我先遣之指挥员同志,即可得知大概也。
二、川西一带情况有利于我们消灭敌人作战巩固之后方根据地……。
国焘、昌浩、向前
六月二日
来电如一阵春风,迅即传遍中央红军各部,一片欢呼。
6月12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给中央起草了《关于川西北敌我情况的报告》。在报告中,徐向前详细介绍了敌方的部署、兵力、调动情况,汇报了红四方面军所属各部队的部署情况和战斗任务,第二天,连同两幅地图,一起送往红一方面军,并称: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同志已来懋功,并带电台一架,在懋功之部队目前应如何配合兄方行动,请直接示之。
16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一座法式建筑的天主教堂内,会见了在那里迎接他们的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
毛泽东伸出他那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李先念的手,上下打量,连声说道:“名不虚传,果真英雄少年!”
李先念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显得十分激动。
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对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同时充分肯定四方面军的成绩。他说,过去两支红军独立作战,力量分散,现在好了,两支力量合在一起,我们的力量就更大了。
随后,毛泽东打开桌上的军用地图,边看边问,岷(江)嘉(陵江)地区的气候怎样?地理条件如何?人民目前的生活状况?毛泽东以十分亲切的目光望着李先念,期待着回答。
李先念如数家珍:岷、嘉两江之间地区,山间平坝子多,物产丰富,人烟稠密,居民以汉族为主,也有羌族和藏族,部队的给养与兵源估计都不成问题。从战略地位上看,东连川陕老根据地,北靠陕甘,南接成都平原,可攻可守,可进可退,回旋余地大。红军如果进入这一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可以休整补充,恢复体力,再图发展。趁现在茂县、北川还在我军控制之下,可以打回去,否则,再打过岷江就难了。
毛泽东听得很投入,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李先念补充道:“我们来懋功的路上,人烟稀少,只看到少数藏族牧民,筹粮很难,大部队久驻无法解决给养。大小金川和邛崃山脉一带,高山连绵,谷深流急,大部队很难行动,不容易生根立脚。向西北去条件更差。”“依我看,无论从地理条件、群众基础,还是红军急需休整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途看,两军会师后应向东北方向,首先是向岷嘉地区发展比较有利。”李先念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好!说得好,很有见解,真知灼见呀!”毛泽东对李先念大加赞许。“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相见恨晚喽!”
1984年6月15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对索尔兹伯里回忆当年的情形说:“我们到后,他们(指红一方面军)跟着就到了,没想到他们来得这么快。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也只给他们补充了一千多人。确切地说,做得太不够了。当时一、四方面军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可争吵的。”
1937年12月26日,经过“西路军”征战的李先念在周小舟的陪同下,乘汽车离开兰州,经西安到达延安,住在中央军委招待所休息待命。
年底的一天,毛泽东接见了李先念、程世才、李卓然、李天焕、郭天民、曾传六。晚饭后,在十分详和的气氛里,毛泽东和李先念他们谈起了西路军。他指出:西路军是失败了,但西路军广大的干部和战士是英勇的、顽强的。他们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没有棉衣,没有医药,没有子弹,但坚持用大刀、矛子和敌人拼杀,他们的牺牲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他还鼓励大家说:西路军战斗到最后,由你们带领一部分同志,排除万难到达新疆,这种坚定的行为,除了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任何军队是做不到的。
毛泽东知道李先念是工农出身,就安排他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着意培养。入学不到两个月,抗大第三期结业,李先念又转入马列学院学习。
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后,延安马列学院和抗大的广大学员都陆续安排了工作,走上抗日前线。一天,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谭政找李先念谈话:“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吗?”
从军政治委员降至营长,连降6级,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接受的,可李先念没有想这些,此时他想的是只要能扛枪打击日本侵略者,干什么都行。所以他坚定地回答:“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谭政同李先念谈了工作分配问题之后,不久,毛泽东把李先念找去,问:“听说安排你到一二九师当营长,有这个事吗?”
李先念作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说:“这太不公平!”
李先念鼻子一酸,眼中涌出热泪。毛泽东的这句话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评价,也是对二万多西路军将士们的安慰。
后来,在毛泽东的亲自安排下,李先念没有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当营长,而改任去新四军第四支队当参谋长。后又被刘少奇、朱理治留在鄂豫边,参与领导中原地区的抗日斗争。
毛泽东称赞李先念:
做法“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的”
全面抗战打响后,1939年1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命令,李先念率领一支由16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向武汉外围挺进。
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南下非常关心。要求李先念及所率部队应由铁路两侧到国民党不去之区域发展,在发展中目标尽量缩小,并多组织过渡形式武装,多求质的巩固。
2月12日,毛泽东电示:“我军每到一处,均须发布告或宣言”,“广泛宣传,以打击反共顽固派”,唤起民众,一致抗日。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下,李先念在南下途中,一面传达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广泛地播下抗日种子,一面将各地党组织领导的分散的抗日游击武装穿珠成串。继新四军挺进团成立后,6月,李先念和陈少敏等在京山养马畈主持了鄂中区党委会议,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决定在鄂中打出新四军的旗帜,并统一豫南和鄂中党的武装,建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下辖5个团队,使中原敌后产生了第一个游击主力兵团。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一经成立,在李先念的率领下,高举新四军的抗日旗帜,向鄂中、豫南、汉水和淮河两岸的敌后挺进,机动灵活地打击汉奸、伪军和零星日军,发展与巩固自己的力量,逐步创建根据地。可是,国民党顽固派在边区制造了一次又一次反共磨擦,使新生的根据地和人民武装面临着严峻局势。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决策下,中原局作出了创立最坚强的抗日游击队伍,建立鄂东、豫南、鄂中抗日根据地,并使之逐渐连成一片的决定。11月中旬,李先念与朱理治、陈少敏、任质斌等在四望山召开会议,决定撤销鄂豫皖、豫鄂、鄂中三个区党委,统一成立新的豫鄂边区党委,并将以上各地党的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1940年1月3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湖北京山八字门正式建军,李先念任司令员。同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指示“李先念的任务是巩固现地策应我军”。刘少奇根据党中央及毛泽东的指示意图,从苏皖敌后给李先念发来指示:“所有在鄂中、鄂东活动,我党所领导的部队,统归你们指挥节制,部队番号改称挺进游击纵队”。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建军时,国民党顽固派正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进行坚决自卫。
4月17日,李先念、任质斌等率纵队主力东进,对盘踞在大小悟山地区的程汝怀部展开攻击,击溃了顽军,控制了大小悟山地区,并发展了抗日武装,在边区粉碎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对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的反顽自卫战争,毛泽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5月4日,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中共中央东南局关于“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电中,不仅充分肯定李先念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提出强硬的抗议“就是好例”,并明确指出“李先念纵队反对顽固派对鄂中和鄂东进攻的自卫战争,……是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的”。
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对正在开展鄂豫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军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经中央肯定和传播的鄂豫边区之新鲜经验,对发展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