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4年8期,作者:蔡方柏,原题为:《毛泽东:接待法国总统的规格将比接待尼克松高一点》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在此背景下,法国总统蓬皮杜萌发了访华的愿望。
1972年7月,法国外长莫里斯·舒曼率代表团访华,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在谈话中,毛泽东表示十分欢迎蓬皮杜总统访华,并说接待法国总统的规格将比接待尼克松高一点。于是,舒曼外长建议以董必武代主席的名义向蓬皮杜总统发出邀请。法方原提议蓬皮杜于1974年4月来华访问,后又突然把访华日期提前到1973年9月。
蓬皮杜急于访华有以下原因:一是他力图通过进一步发展对华关系,增强其同美苏打交道时的话语权;二是通过访问,保持法国作为西方第一个同中国建交大国的优势地位,以免落在意大利、加拿大的后面;三是借机发展经贸关系,获取实惠;四是身体健康原因,蓬皮杜已身患骨髓癌,全身浮肿,为避免重蹈戴高乐访华未成身先亡的覆辙,决定不辞辛苦,争取在有生之年来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
1973年9月11日至17日,蓬皮杜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方以最高规格接待了他。11日下午,周恩来亲自在机场举行欢迎仪式,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欢迎宴会,气氛十分热烈。12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蓬皮杜,二人交谈得很热烈。
法国新闻媒体对蓬皮杜的访华大都作了积极报道。法电视台评论说,毛泽东的接见“是蓬皮杜总统与中国革命之父的历史性会见”,说毛泽东与蓬皮杜的谈话时间比与尼克松谈话时间长一倍。
(维之摘自《外交官历史亲历记》,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蔡方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