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6-3-21 21:01 编辑
作者:陈向阳 2016-03-2120:00:26
面对未来5年外部变数明显增多,《纲要》辩证指出,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作者简介 陈向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
经全国“两会”审议通过,“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于日前正式对外发布,《纲要》统筹兼顾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堪称未来5年中国崛起的“路线图”、“大战略”,其中“三大亮点”尤为突出。
一、辩证把脉世界大势,预防外部风险挑战。
关于未来5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纲要》第一章(发展环境)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而从国际来看,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具体包括: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四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美国收紧、欧日宽松),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美国页岩油气等引发变局)。
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区域性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挑战(TPP、TTIP等)。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面对未来5年外部变数明显增多,《纲要》辩证指出,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强调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继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二、更加注重“开放发展”,重点突出“两条主线”。
“五大发展理念”是整个《纲要》的灵魂,其中的“开放发展”更是准确反映了当今中国发展所处的全球化时代背景。《纲要》明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强调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展望未来5年,中国的“开放发展”包括“两条主线”,分别是“开拓对外经贸”、“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主线”之一,力推“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提升“经贸外交”。
《纲要》第十一篇明确提出“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内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外有序转移过剩产能。
二是强化拓展海外利益的“服务保障”。构建高效有力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提高“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完善领事保护制度,提供风险预警、投资促进、权益保障等便利服务。
三是从三个层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其一,健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健全“一带一路”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与沿线国家发展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充分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桥梁纽带”作用。
其二,畅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推动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构建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打造具有国际航运影响力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
其三,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环保、卫生及中医药等领域合作,推动建立“智库联盟”。
“主线”之二,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稳步增大“国际贡献”。
《纲要》第五十二章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强调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二是“强化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体制建设”。三是“推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办好“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今年九月)。
《纲要》第五十三章为“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体现了中国崛起“兼善天下、回馈世界、造福人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本色,包括: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完善对外援助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免费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等方面咨询培训,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等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力度;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防扩散国际合作,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加强多边和双边协调,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维护全球网络安全;推动反腐败国际合作。
三、强化“海洋安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全新国安工作架构,为“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中国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海洋,中国崛起也包括在海洋方向的崛起,《纲要》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对此明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海洋“维权”形势,《纲要》强调“有效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具体包括:加强海上执法机构能力建设,深化涉海问题历史和法理研究,“统筹运用”各种手段维护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应对”海上侵权行为,维护好我管辖海域的海上“航行自由”和海洋通道安全;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海洋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完善与“周边国家”涉海对话合作机制,推进海上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涉海事务协调机制,加强“海洋战略”顶层设计,制定“海洋基本法”。
《纲要》第七十三章(建立“国家安全体系”)与时俱进、堪称全新,强调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不断提高“国家安全能力”,切实保障国家安全。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健全国家安全保障体制机制”。
二是“保障国家政权主权安全”,坚决维护核心利益。
三是“防范化解经济安全风险”,全力夯实“经济基础”。
四是“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法》(去年7月1日颁布实施),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来源:中国网/观点中国
|